五德终始能影响中国王朝的更替吗 是怎么影响古代王朝的
在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家们以土、木、金、火、水相克的原理来阐释社会运动规律, 其终始循环表现出命定论的特征。经学思维模式以先王政典为逻辑起点, 通过崇圣推演内圣与外王的关系, 在其理念中把先王的言行视为不可动摇的权威。
战国时期的邹衍经过深思熟虑, 把阴阳五行系统地表达为五行终始说, 并以此来为君主所用。如邹衍“适梁, 惠王郊迎, 执宾主之礼。适赵, 侧行撤席。如燕, 昭王拥彗先驱,请列弟子之座而受业;筑碣石宫, 身亲往师之。作《主运》。其游诸侯, 见尊礼如此”(《·荀卿列传》)。
邹衍说“五德从所不胜,虞土、夏木、殷金、周火。”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由于黑色属于水,所以崇尚黑色。《史记·本纪》“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这便是所谓的五德相克说。
图/尚黑的
起初在时,认为秦国祚太短且,不属于正统朝代。应该由接替的火德,所以汉朝之正朔应为水德。到时,又改正朔为土德,直到建立新朝,方才采用、刘歆父子的说法,认为汉朝属于火德。光复汉室之后,正式承认了这种说法,从此确立汉朝正朔为火德,及以后的史书如汉书、志等皆采用了这种说法。东汉之后,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的五德相生说成为了王朝德运循环的主流。
图/五行相生相克
五德始终理论的盛行既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霸权论与宿命论相互碰撞的必然产物,也为历代帝王与史官认识与构建历史提供了最基本的思维范式。
圣王既能取威定霸,以兵戈定天下不从,认为天下为有德者居之,圣王有天命,垂拱而治则万国宾服,昭示了历代飨国者既要应天命、顺五德以得华夏正统,亦要争天命、取五德以安黎民社稷,这亦是中国人中庸而灵活的政治智慧。
图/尚红的汉军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