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用汲敢和张居正对碰 那他的结局是什么样的
《大明王朝1566》里,与同为浙江改稻为桑、毁堤淹田一案陪审官的王用汲,虽然不像海瑞那样直板,处事较为稳重,却也是个不怕死的主。当海瑞受命重审罪员浙江巡抚、布政使之时,对王用汲说,你们这些,大抵都是乡愿,这案子,就让我这个举人来审吧。王用汲说,你也太瞧不起我们大明的进士了吧?谁告诉你我们就没有脊梁骨,都是只讲套路的老司机啊?
确实如此,《明史》当中,清朝人给了王用汲八个字的评价——为人刚正,遇事敢为。《野获编》里也记载王用汲两次进谏的事。其中一次,是送其父亲灵柩回家归葬之时,湖广官员,都屁颠屁颠地奔前跑后,唯恐哪里做得不周到。只有巡按御史赵应元不为所动。张居正超级不爽。自有那些察颜观色之徒去替张居正搞定赵应元。左都御史陈炌弹劾赵应元在结束巡按事务即请病假,是违规,该除名。自然,折子很快被批准,赵应元就没得官做了。
此时身为户部员外郎,只是六七品小官的王用汲气愤不已,怒而上书替赵应元打。他在奏章里说,赵应元是“不会葬得罪辅臣”,被“托疾欺罔削籍”,我觉得这样不对。人谁没个三病两痛,请个病假,又怎么了?其他人也请病假啊,陈炌怎么不去弹劾?他自己也请过长达十年的病假,为何现在到了别人,就用不同的标准? “何以服天下”?再说,如今攀附首辅的,就算经常做错事,也可以居高位;不得首辅欢心的,任你能力再强,也有志难伸。皇上想要过点好日子,吃好点,玩好点,大臣们就会不停劝谏;首辅想做的事,哪怕是错的,却没人敢说话。这什么世道啊!皇上你现在“委政于众所阿奉之大臣”,使得人们早无公心,只去投靠首辅“私门”。威福自出,朝纲独断,本该是皇上您的权力,结果呢?都旁落他人之手。“政柄一移,”,不止赵应元一事如此。陛下请三思啊。
三思个啥?此时万历皇帝登陆才六年,十几岁的小孩子,在张居正、李太后以及大的压制之下,时不时一把鼻涕一把泪呢,哪里能独断?奏章自然落到了张居正手里。“居正大怒,欲下狱廷杖”,幸得阁臣张四维耍了个小手段,保护了王用汲,将之削籍回家,才免受大最出名的廷杖之辱。人都回家了,张居正也没办法,只好迁怒于张四维,吹鼻子瞪眼好多天。从此王用汲赋闲在家,直到张居正死后,才重新起用。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