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秀才、举人、进士有什么待遇?

考古学 2022-06-19 13:2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明清是考试最盛行的时期,以功名而论分为三级制,即、举人、。一般情况下,只有到了举人这个级别才能入仕为官,从实际情况来看,举人入仕也有很高的难度。只有进士才是天子门生,可以享受优先授官的待遇。

  秀才虽然也是功名,但它是明清社会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地位既高于普通的百姓,又不能出仕为官,只能有限度地享受读书带来的特权。秀才在地方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他们和当地的父母官有对话的资格,见面也无需下跪。

  除了在政治上享有特权外,真正带给秀才实惠的是经济利益。按制度,秀才可以免除部分地丁钱粮和差赋徭役,不仅如此,秀才这个名号也可以成为读书人的一种谋生手段。秀才可以担任私塾教师,尽管收入不算丰厚,但养家糊口不算难事。据统计,清代的秀才担任私塾的年收入为24两银子左右,这个收入显然高于壮年雇工的年收入10两。,取得秀才的读书人大多不会止步于此,他们的目标是向举人发出冲刺。

  那么,考中举人又有哪些好处呢?举人是明清时期一种正式的科名,即使他们在会试中落榜,也已经是一只脚迈入了官场。清代初期,在进士人数不多,官缺又多的情况下,举人一般可出任知县、教职。也有“头顶知县,脚踏教官”这个说法。

  清代中后期,举人入仕难度较大,新科举人是没有任官资格的,只有三次会试落榜的历届举人才能参加朝廷十年举行一次的大挑。但说实在的,清代的大挑主要看重的还是长相,只有那些遗传基因好的举人,才能选得。

  不过,当不成官也不会阻碍举人在经济圈吸金。举人向来是封建社会士绅最重要的群体,他们在地方大多都是有权有势有实力的人物,举人见知县,与秀才拜见不同,他们是同等级的会见,甚至还可以称兄道弟。

  明清时期,出身举人的名人不少,明代的海瑞就是举人功名,有“海青天”的美名;清代的也是举人出身,他的功绩更了不起,镇压,收复新疆,兴办洋务,被誉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既然秀才不能入仕,举人也只有一只脚踏入官场,那么最高功名的进士又是一个什么情况呢?

  自开始,进士及第后即可马上授官,明代大抵也是如此。但清代的情况略有不同,清制,状元授编撰,为从六品官,榜眼、授翰林院编修,为正七品。二、三甲进士被分派到、都察院、通政司、等衙门观政,还有一种叫法称“学习行走”,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实习。

  这些新科进士只有通过了实习期(一般为期二年),然后由各部堂官考核通过后,吏部才能授予官职。三年(1646年)规定,二甲前50名授主事;51名至三甲前10名授中行评博,11至20名授知州,21名至70名授予推官,其他进士以知县选授。

  时期又规定二甲进士授推官,三甲进士授知县。其后、朝对进士授官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整体趋势来看,进士们的待遇也是一朝不如一朝,倒不是们不看中进士,而是确有苦衷,国家的文官编制总数才三万人左右,进士三年一科,短时间内朝廷也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缺,所以只能论资排辈,挨个排队等缺。

  如果有上进心,又有一颗能守得住贫穷的心,那么新科进士们还可以通过朝考进入翰林院的队伍。只不过通过考试后,要在翰林院过上三年清汤寡水的日子。不过,回报同样也是丰厚的,庶吉士是国家稀缺的精英分子,有了这个,不管在京城还是外省任职,其提拔速度都要远远高于一般进士,而且还有入阁拜相的机会。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