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后,为什么曹丕先攻东吴?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公元221年七月,率领蜀汉大军进攻东吴,在的阻击下,刘备不仅没能重新夺回荆州,反而还损失了大量精锐士兵与中青年将领谋士,以至于蜀汉元气大伤。当时陆逊对益州,随时都有攻打益州,并有将其从刘备手中夺走的打算。而东吴此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胜,正是声势鼎盛之际,但让人奇怪的是,此时的并没有选择出兵攻打蜀汉,而是出兵攻打东吴。当时曹丕出出发,向南行军,兵分几路进攻,、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几乎快要攻下江陵。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在濡须一路击破。只可惜当时固守江陵,再加上曹军军中又出现瘟疫,曹丕只能与孙权讲和。要知道后,蜀汉岌岌可危,为何当时曹丕不攻蜀汉,反而攻东吴?
事实上,在攻打谁的这个问题上,曹丕曾向贾诩问计,贾诩认为东吴与蜀汉都依险而据守,当时刘备有雄才,善于治国,蜀汉内部的凝聚力很强,难以从外部强行突破,而孙权机变,陆逊带兵征战能力很强,当时朝廷内还没有人是这两个组合的对手。当时贾诩的意见很明确,那就是让曹丕按捺住之心,先发展国力再图打算,等到曹魏国力与蜀汉和东吴之间的差距足够大了之后,曹丕可以再找准机会攻打两国,那么曹丕就可成事。可以说,贾诩的计策是十分稳妥的,这与当时“缓图吴”的建议十分相似,只可惜曹丕不如曹操,他没有听贾诩的建议,发动了战事。
不过贾诩当时的计策,是基于国家高深战略层面的最优解,即便曹丕不愿意如此稳扎稳打,他也能够在此番战事中获取很大的利益,毕竟曹丕虽然没有取这个上上策,但也不见得曹丕一定会失败,毕竟当时除了贾诩外,老臣刘晔也给曹丕提过建议,只可惜曹丕在这件事上还是不如自己的父亲曹操,他依旧没有听刘晔的建议,就此决定出兵。
对于曹丕来说,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都不是他的对手,毕竟相比于这两个割据势力,占据了北方的魏国在实力上是碾压其他两个割据势力,无论是进攻谁,对于曹丕来说都没什么区别。而且在曹丕的主观意识里,他是更倾向于攻打东吴,毕竟孙权常常耍弄政治手段来摆弄曹丕,这一点让曹丕十分愤怒,毕竟此前孙权已经向曹魏俯首称臣,但孙权却迟迟没有送来质子,对于曹丕来说,这无异于当众给了他一个响亮的耳光,是他的奇耻大辱。而且不管是出于政治试探还是政治规则,孙权不愿意将儿子送到曹魏做质子,其实就是对曹丕的否定,正因为孙权对曹丕毫无诚意可言,曹丕才会萌发了以武力惩戒东吴,以挽回自己颜面的决定。
相比之下,攻打东吴在客观的地形上更符合曹魏的兵力部署、人员调动与作战时机,而且从主观上来看,曹丕因为个人情绪,也需要发泄一下对东吴的不满,他必须要对东吴展开军事行动以挽回颜面,为此,曹丕还在公开场合多次表露出了这样的想法,即便他后来反悔了,想要改也无济于事,正因如此,即便曹丕后来幡然醒悟,不想东征,此时他也不得不这么做了。
在伐吴的这个问题上,主观的因素要比客观的更关键一些,毕竟对于曹丕这种刚登基不久的帝王而言,面子还是十分重要的。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