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泰山封禅真的始于上古吗?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奇闻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泰山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泰山封禅意义重大,那么泰山封禅源于何时?在《》中有单独的一篇《封禅书》,其中就提及了泰山封禅的起源。
在这一篇《封禅书》中,保存了关于封禅起源的一段珍贵史料,即《·封禅篇》,谈到了“七十二帝王泰山封禅”,最初源于“无封泰山”。,司马迁明确列出的是十二个,从无怀氏、、神农、……到。
其实,《史记·封禅书》、《论衡》和《韩诗外传》等史料文献都记载了“七十二王封泰山”之事。既然如此,泰山封禅果真源于?泰山封禅的遭遇,却又让人质疑泰山封禅的起源,甚至泰山封禅的历史可能会颠覆大家的传统认知。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一统六国,这时出现了一个治国路线之争,即儒法之争。在儒生的支持下,秦始皇决定泰山封禅。
《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
从以上用词中,不难看出是在齐鲁儒生的推动之下,“刻石颂秦德”,然后泰山封禅。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率领大臣和儒生博士70人,浩浩荡荡的准备泰山封禅,以表明当上是受命于天。,到了泰山脚下之后,却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即儒生们的议论各不相同,难于施行,于是秦始皇清退所有儒生,采用秦国祭祀仪式泰山封禅。
这里有一个疑问,既然儒生知道“泰山封禅”,为何对封禅仪式却“议论各不相同”?即便《史记·封禅书》中说,“故其仪(仪式)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但也不至于一头乱麻。如果真有“七十二王封泰山”,那么怎么也不至于仪式全部堙灭吧!
在向弟子传艺时说,“其俎豆(祭祀用的礼器,泛指祭祀)之礼不章,盖难言之”。显然,孔子认为没有泰山封禅礼仪保持下来,可能“难言之”。
从这一细节上得见端倪,所谓意义重大、仪式隆重的“古来有之”泰山封禅,的确可能存在很多不实之处。
从史料上看,泰山封禅最早出自于《管子》,如何知道几千年之前的无怀氏、黄帝之类的泰山封禅?而且,从现代来看,记载中的、司马迁记载的周成王等,并没有泰山封禅的记载。
《管子》中记载,“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但被反驳说齐桓公功劳德行不够,这就说明泰山封禅的意义重大。如果确有“七十二王封泰山”,将泰山封禅和君王德政联系起来,那么就属于超级大事,又如何不浓墨重彩的记录一笔?之前很难说,但甲骨文以及文献中怎么也得说一说吧!
其实,古人对泰山封禅的起源早有怀疑,比如马端临,就驳斥“七十二家”封禅之说是“陋儒之见”,“诗书所不载,非事实”。
从“四岳”来历来看,周天子令人考制于四岳,但泰山只是四岳之一,并无特殊之处,又何来无怀氏、黄帝等人泰山封禅?
而且,远古之时,黄帝等人活动范围在于陕西、河南等地,当地的华山就比泰山要高,西北的昆仑比泰山更庞大。东岳泰山海拔只有1532.7米,西岳华山有2154.9米,北约恒山有2016.1米,从山的高度来说,远古之人封禅也不必寻找泰山吧!
至于齐鲁大地,在时还属于“”之地,属于臣服的部落,或敌国的疆域。既然如此,为何伏羲、黄帝等人,偏偏不寻找自己领地里的山川封禅,而跑到别人领地里封禅?这也不合逻辑吧!
显然,所谓泰山封禅“古来有之”,最大的可能是齐鲁儒生创造的一个谎言,真正的泰山封禅并非从上古无怀氏开始,而是从秦始皇开始。如果确定了这一事实,无疑将颠覆很多传统认知。在秦始皇之前,或有人于泰山小祭,但绝非后世的泰山封禅。
秦始皇知道不知道这是谎言?毫无疑问的知道,但泰山封禅一是彰显功绩,一是安抚关东六国,这一次封禅是含有强烈的政治目的。从这一角度来看,秦始皇并非没有做融合关东六国的努力,但最终却失败了。
至于泰山,因为泰山封禅的加持,变成了“山莫大于之,史莫古于之”,相貌平平的泰山最终成了五岳之首。可见,古往今来,包装是多么重要。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