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丹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为何会被贵族拒绝呢?
(?~公元3年),字仲公,琅邪东武(今山东诸城)人。西汉大臣、西汉末年著名的经济家、政治家。哀帝时曾提出“限田限奴”的主张,以缓和日益激化的阶级矛盾。后因贵族官僚反对,未能实行。
师丹少时师事大学问家匡衡,研治《诗》,造诣高深且品行至孝,因而举孝廉为郎官。元帝末年,为博士,因事免官。建始年间(公元前32—前29年),州举茂材,复补为博士,出为东平王太傅。后经丞相方进、御史大夫的举荐,入朝禄大夫,不久又为少府、光禄勋、侍中,很受成帝的尊敬和重用。成帝末年,立定陶王为皇太子,任师丹为太子太傅。定陶王继位后为哀帝,师丹为左将军,赐爵为关内侯,领尚书事,不久又代为大司马,封高乐侯,以后又升为大司空,位居三公,甚得信任。
西汉末年,政治腐败。豪强大族,贵族官僚、富商大贾倚仗其政治、经济特权,疯狂兼并土地,强占民田,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或依附豪强地主,忍受着“收太半之赋”的残酷剥削;或沦为官私奴婢,过着“与牛马同栏”的悲惨生活,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师丹辅政不久,就联合丞相孔光、大司空等部分大臣提出限制豪强大族兼并土地,畜养奴婢的限田限奴的“救急”方案。他们在上哀帝的奏疏中建议“诸侯王列侯皆名田国中,列侯在长安,公主名田县道,及关内侯、吏民名田皆毋过三十顷。诸侯王奴婢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关内侯、吏民三十人。期尽三年,犯者没入官”(《汉书·师丹传》,下引同)。这一主张刚刚提出后,“时田宅奴婢,贾(价)为减贱”,产生了一定的效果。但因以丁、傅和宠臣为代表的勋贵宠臣对此皆以为“不便”,哀帝便下诏“且须后”,这个改革方案便被搁置起来,成了一纸空文。
哀帝原即定陶王,是成帝同母兄弟的儿子。哀帝即位后,尊成帝母为太皇,成帝赵皇后为皇太后,而哀帝的祖母傅太后与母丁后仍住在定陶,仍以哀帝之父定陶共王的身份定其称号。这时高昌侯董宏上书言傅太后与丁后宜同样尊为太皇太后和太后。哀帝把这个意见下放给大臣们讨论,当时任左将军的师丹及其他一些大臣坚决反对,认为尊卑之礼、人伦之序是统治者赖以统治的基本原则,是万万不可破坏、更改的。根据母从子、妻从夫的原则,傅太后与丁后的名号已定,再改称尊号就破坏了尊卑之礼,人伦之序,这是万万不可以的。
师丹的主张大大得罪了当时实际操纵朝廷大权的傅太后。不久,师丹被降为关内侯,几个月后又被免为庶人,师丹于是闲居乡里数年。
平帝即位后,新都侯王莽下令挖开傅太后、丁太后的墓,宣布剥夺其原来的尊号,废为平民。师丹被重新赐爵为关内侯,不久又根据太皇太后的提议,加封师丹为义阳侯。不久,师丹病逝,谥节侯。
师丹虽身处末世,但能“端诚于国,不顾患难”,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汉政权统治为己任,不失为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