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有哪些成就?成为辅政大臣最后却无奈自尽
(约前114~前47年),字长倩,萧望之是的六世孙,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兰陵镇)人,徙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 萧望之是西、元帝倚重的大臣,又是著名的经学家。萧望之主治《齐诗》,兼学诸经,是《鲁论语》的知名传人,在《客中行》赞颂的“兰陵美酒”相传就是家酿。。自此,是山东大族,历数百年而不衰。
萧望之出身于一个世代务农(祖上可不是务农的)的家庭,到萧望之时,始勤于学问。他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尤善治《齐诗》,为当时京师诸儒所称道。
这时大将军把持朝政,萧望之因长史邴吉的推荐受到霍光召见,但望之看不惯霍光不能善待忠心效力之士、以势凌人的做法,忤逆了霍光,在霍光专权时萧望之没有得到任用。因不趋附大将军霍光,仅官至小苑东门侯。后为御史大夫属吏,荐为大行治礼丞。
霍光死后,他的儿子霍禹又任大司马,霍氏家族继续掌握朝廷大权,任谒者。这时京城长安下了一场冰雹,望之乘机上疏宣帝,借春秋鲁昭公时季民专权,降雹,之后昭公被逐的事件,暗示现在阴阳不合,是因“一姓擅势之所致也”。这正中了宣帝当时的心意,萧望之很快得到宣帝的重用。当时宣帝刚刚即位,有许多人提出治理国家的建议,宣帝则往往向望之征求意见。望之就根据上书的内容,判断上书人政治水平的高低,进而提出予以重用、留用考察或遣归田里的建议。所提建议无不得到宣帝的赞同和支持,望之也很快升任谏大夫、丞相司直等职。前60年,劝止宣帝欲与联姻。次年,代为御史大夫。不久霍氏因谋反而被灭族,望之更加受到重用,先后任左冯翊以展治政才能,3年后左冯翊迁大鸿胪、御史大夫。前57-前54年,匈奴内乱,帝及众臣欲诛伐,又以和议谏止。后因故左迁太子太傅。
五风年间,匈奴发生大乱,许多人建议乘乱举兵平灭匈奴,宣帝派人征求萧望之的意见,望之援引春秋时晋士匄帅师侵齐,闻齐侯卒,引师而还的旧例,认为应以仁义抚四夷,建议派使者吊问,“辅其微弱”、“救其灾患”(《汉书》本传,下引同),宣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以后又派兵帮助单于重新统一了匈奴。后来来朝,宣帝下令公卿讨论对单于的礼仪。萧望之反对丞相及御史大夫将单于当做诸侯王,位次在诸侯王之下的建议,建议以客礼相待,位在诸侯王之上,宣帝接受了他的建议。望之为结束汉匈之间长达百余年的武装冲突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宣帝病重时,萧望之被拜为前将军光禄勋,领尚书事,受遗诏辅政。元帝即位后,望之“以师傅见尊重”,朝中大事,多所匡正,元帝赐其为关内侯,食邑600户,只每月朔望上朝。且欲以其为丞相,但萧望之不久却被宦官弘恭、等迫害致死。
弘恭、石显在宣帝时就任中书令,“久典枢机。明习文法,”又与车骑将军史高等互相勾结,常常在朝廷上与望之等人作对。而萧望之认为重用宦官本不是国家的旧制,又违背了古人不近刑余之人的规定,认为应当革除宦官专制的弊制,以士人代替宦官担任的要职,这就与弘恭、石显等人发生了极大的矛盾。后来弘恭、石显二人唆使人上书诬告萧望之等“朋党称举,数谮诉大臣,毁离亲戚,欲以专擅权势”入狱,望之不从被迫饮鸩自杀,终年60余岁。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