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灭六国的策略是什么 秦国为什么先拿韩国下手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秦灭六国沿用了当年范睢制定的“”策略,具体步骤是笼络燕齐,稳住楚魏,消灭韩赵,即先灭韩,次灭赵,再灭魏,吞并三晋后下一个目标是燕,然后是楚,是齐。在军事打击的,政治攻势同步展开。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由于突发事件,导致局部顺序发生了一点偏差。
秦灭六国顺序
1.灭韩战争
秦灭六国第一刀为何砍向?理由三个
其一,韩国实力最弱,经过多年持续打击,早已经散架,秦国也早把自己的触角,伸进了韩国腹地,灭韩差不多相当于带几个纹身小弟,逼韩王签字画押就解决了。
其二,韩国挡在秦国东进的路途中,至关重要,六国经常从这里联合攻秦。灭韩就可以把函谷关掐在自己手里,防止六国再度从这里发动反攻。
其三,韩国加在魏楚之间,背靠黄河,东临齐国。拿下韩国就可以切断楚国与魏国、的联络,近距离威胁齐国。所以,拿下韩国,齐楚都会老实很多。
十七年(前230年),内史腾受命攻韩。史书都懒得写过程,直接用“得,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十几个字就概括了。
2.灭赵战争
秦国为何不先灭实力更弱,离自己更近的魏国,而选择了赵国?其实对秦来说,先灭魏还是先灭赵没多大区别,只是两个原因,导致赵国先上了黑名单
其一,秦始皇十七年,风雨飘摇的赵国雪上加霜,遇到了罕见的天灾,国内粮食严重短缺,正是秦国的好机会。
其二,人积极配合秦国,在赵国身后不停捅刀。在遭到赵军打击后,燕国向秦国求援,秦国正好有借口。
秦始皇十八年(前229年),秦国兵分三路进攻邯郸出井陉,从北路进攻邯郸,从西路进攻邯郸,杨端和出河内,从南边进攻邯郸。
不过,赵国人相当顽强,他们在的率领下,多次成功阻击。久攻不下的秦国,使出政治手段,他们收买了“赵奸”郭开,导致李牧被赵迁王冤杀。
果然接替李牧的赵葱就是根葱,颜聚一打就散,两人一死一逃。赵王迁在郭开的怂恿下,开城投降,王子带着残余势力,逃往代地继续反抗,赵国灭亡。
3.灭燕战争
燕国本来要放到后面才会被端上桌,毕竟人家给秦国送上了助攻。可是赵国灭亡后,燕国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多大的错,于是就发生了“刺秦”事件。
这件事激怒了秦始皇,他临时调整计划,把矛头对准了燕国。
秦始皇二十年(前227年),刚刚灭亡赵国的王翦,顺势剑指燕国。杀求和,王翦嫌礼物太轻,挥兵攻克燕都蓟城,燕王喜逃往代地苟延残喘,燕国事实上已亡。
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年),楚魏灭亡后,王贲挥军北上,灭了赵嘉和燕王喜的残部。
4.灭魏战争
秦始皇二十一年(前225年),王贲兵围大梁。曾经强盛一时的魏国,自从死后,早已经奄奄一息。当韩赵两个老邻居,遭受秦国人蹂躏时,他两腿打颤地缩在一边流泪,连呲牙的勇气都没有。
魏国灭亡的过程,跟韩国有得一拼“贲攻魏,引河沟灌大梁,大梁城坏,其王请降,尽取其地。”
5.灭楚战争
就在灭楚的同年,李信奉命率20万大军,挥兵南下。在取得几场小胜后,李信中了项燕的计,兵败父城。秦始皇只好放下身段,亲自跑到王翦老家,向他认错,请老将军挂帅。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4年),王翦率60万大军入楚。不过王翦似乎不想打仗,他深沟壁垒,跟项燕遥遥相望,搞得似的。项燕也很配合,他学王翦,也只上眼不上手,两人就这么深情对望了好几个月。
结果,楚王不干了,大骂项燕不像男人,胆小怯战,逼他挥刀上阵。项燕叹口气,硬着头皮对王翦发动进攻,又不出意外地被王翦敲碎了。
项燕死后,王翦顺利攻克寿春,投降,楚国灭亡。
6.灭齐战争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打扫干净燕赵残余势力后,乘势南下,直指齐都临淄。
齐国到这时候未损一兵一城,君臣都穿戴整齐,府库丰满,静等着秦国人来接手,比韩国人还窝囊。
王贲刚到临淄,齐就在国相后胜的鼓励下,开城投降。齐地未经战火,让人民少受了不少罪,齐王建也算是功德无量。只可惜他自己死得比较惨,被囚禁在共地活活饿死。
既定计划中的几个意外
整个灭六国,秦国,只用了十年时间。期间出了几个小意外,打乱了的顺序,增加了一点小难度。
第一个意外是燕国“夹塞”,抢在魏国前头上断头台。
燕王喜的脑袋肯定被门夹过,自己风雨飘摇之际,居然趁火打劫,配合秦国人夹击赵国,活生生把自家门岗拆了。
等吃屎回味后,才觉得自己干了件的事,又搞出个“刺秦”行动,企图螳螂挡车。行动失败后,他又抛出太子丹,希望得到秦国垂怜。这政治觉悟,还不如老村长。
秦始皇都不好意不改变计划,这么盛情邀请,不能不给面子。
第二个意外是李信伐楚失败,差点中断统一进程。
秦始皇在挑选伐楚主将时,先询问了王翦,老将军张口要六十万大军,少一个都不干。又问李信,李信一拍胸脯,二十万都嫌多。秦始皇笑了,还是年轻人有血性,王老头越老越胆小,该退休了。
于是李信挂帅,带着二十万军上阵。这位李信,就是西汉名将的先人,在灭燕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出色,被秦始皇视作。
只可惜,姜还是老的辣,年轻的李信被老江湖项燕败得惨不忍睹,光高级将领就阵亡了七个。李信本人靠着的拼死相救,才逃出生天。
假如楚国乘机打个反击,拿下南阳、颍川等地,跟齐国连成一片,互为支援,秦统一六国的进程,不知道要拖延多久。可惜楚国人也早是战战兢兢状态,根本没有反攻的胆。
第三个意外就是赵国人的顽强,如果不是“场外功夫”,很可能让秦始皇饮恨。
让秦国人吃尽苦头的赵国
严格来讲,秦灭六国早在灭韩前六年就已经开始,目标就是赵国。
秦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拔下战略要地阏与,打通了西进邯郸的通道。杨端和又攻克韩城,让赵军失去西北两个方向上的屏障。桓齮则率领三十万主力军,与赵军隔漳河展开生死对决。
站在桓齮对面的赵军主帅,就是著名的军事家李牧。桓齮制造了秦军在六国统一战争中,秦军最大规模的惨败。李牧运用的灵活性,把秦军三十万大军几乎全部消灭,桓齮本人兵败后都不敢回国,只身逃往燕国避难。那位自愿献出首级,助荆轲刺秦的樊於期,就是桓齮。
比较可惜的是,由于燕国的牵制,赵国始终不能集中力量抗秦。他们也曾经向齐国,发出联兵抗秦的号召,却得不到回应。
赵国三十年间,先在中丧失四十五万大军,又在邯郸保卫战中,靠打败了秦国,又在元气得不到恢复的情况下,接受秦燕两面夹击。紧接着,又在天灾横行的岁月,被迫收缩战线,与秦军,前后整整抵抗了秦军三十多年!
长平之战秦军折损20万,邯郸之战秦军又折损20万,桓齮的,又让秦军折损近30万,顽强的赵国人,崩掉了秦国人满嘴的牙!
在神勇的李牧面前,战无不胜的老将军王翦,一年多时间毫无进展。如果不是秦国人用“盘外招”,借郭开之手杀害了李牧,谁知道秦始皇统一大业会拖到什么时候。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