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既想“国士无双”,又想裂地封侯,最终什么都没

考古学 2022-06-18 16:45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今天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

  韩信是秦末汉初典型的士子,只不过他不是儒家士子而是兵家士子而已。在韩信心中,他一方面想“国士无双”;另一方面他又想裂土分疆成为一方诸侯。这种两种思想在他脑中不断的冲突往来,最终导致了韩信当断不断,既没有成为兵家名士、大汉忠臣,又没有成为传之数代的诸侯世家。

  秦末汉初分封建国,成为一方诸侯是十分流行的思潮,皇室子弟,功勋集团都想成为诸侯。秦汉时期的诸侯并不是后世王公,那时的诸侯是一国之主,他们臣服于天子;诸侯实力强大了也可以推翻天子自己当天子。

  韩信就想如姜太公那样,成为的国君,建立一个可以传之百代的齐国。他不仅要成为兵家名士,还要成为一位开国之君,理想十分丰满!

  统一天下后,认为天下战乱不休,百姓兵连祸结的原因在于有诸侯王,因为诸侯王们都不安份守已,都想兼并别人壮大自己,当实力足够时就取代天子。

  秦始皇废除了诸侯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各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并定期调换与升迁。建立大汉后,他不想将国家分为许多小国家,以免江山不;就算要封小国家,那这些小国家王族还是得为。

  韩信并非出生于诸侯世家,他只是一个落没的贵族,在兵荒马乱之中想凭自己的实力打下一片天下。在军中,韩信并不受重用,仅仅是一个执戟郎中;到了刘邦那里,他才成为三军统帅,才能发挥所学,建功立业。韩信对于刘邦而言,就像对一样重要不可代替。

  刘邦可以给韩信封王,不能给韩信裂土分疆,这是刘邦向秦始皇学的,他要推行郡县制。

  韩信在实力足够的时候,完全可以据齐国而自立,韩信在那时讲道德,重情义,他认为叛汉自立是不对,会对他的道德产生瑕疵。韩信想,也就是帮助刘邦打天下,然后刘邦像周武王封姜太公一样将齐国封给他韩信,这样既得实利又不损名节。

  世上哪有这样的好事,要成大功就不能要小仁,要成就大名就不能贪求实利!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以双失,韩信就是鱼和熊掌想兼得,最终一样都没有得到,还丢了性命。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