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就为官的北宋神童,蔡伯俙后来结局怎么样?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蔡伯俙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大家都熟知“伤仲永”的故事,是之一所做的一篇文章,里面描述了一个叫方仲永的人,五岁便可作诗写字,而且文采很好,结果他的父母到处炫耀,就忽视了后天的学习,导致方仲永从“神童”转变为与常人没什么区别了。在,也有一位神童,和方仲永差不了多少,这个人就是蔡伯俙。
在宋真宗时期,重视文学的发展和教育,“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就是宋真宗所说的。而且宋真宗不仅大力发扬制度来选拔人才,还建立起了“童子科”,让那些具有天赋资质的神童来参加科考,如果通过年纪轻轻便可进入仕途。所以在宋朝时期,小孩子参加科考的事情屡见不鲜。
蔡伯俙是福建福清人,从小就酷爱读书,展现了超人的文学本领,父老乡亲们都称赞他,还和蔡伯俙的父亲建议,让他去参加童子科,还真的去参加了。
在蔡伯俙参加童子科时据说只有四岁,但其实他周岁刚满三岁。就是这样一个三岁神童,在考试中名列前茅,一路冲到一关殿试的环节。宋真宗见这么小的孩子就有如此高的天分,对他甚是喜爱,给蔡伯俙赐了首诗“七闽山水多灵秀,三岁奇童出盛时。”,还赐了他出身,封了一个小官职,虽然是九品以下,但对于蔡伯俙这个三岁的孩子来说已经非常厉害了。
在蔡伯俙六岁的时候,八岁的被立太子,就是后来的,而蔡伯俙被选为太子赵祯的伴读,一同被选的还有另一位神童。伴读就是和太子一起学习一起上课,听上去好像还不错,但实际上这个事情不好做。太子赵祯才八岁,也是个孩子,正是爱玩的年纪,而且又贵为储君,即便是老师也不能训斥他,而伴读的孩子只能依着太子的性子。
在这里面蔡伯俙年纪最小,晏殊年纪最大,而他们俩和太子的相处方式也截然不同。在太子不爱读书到处玩时,晏殊则劝诫太子要以学业为重,不可过于贪玩。蔡伯俙就不一样了,太子怎么高兴他怎么来,太子爱玩,就陪着他一起玩,太子不爱写作业,就自己替他写作业。
可以说当时的蔡伯俙很会,哄得太子赵祯特别开心,和他关系最好。据记载因为宫里房屋的大门门槛都很高,太子跨过去很费劲,于是蔡伯俙就趴在门槛下,当做垫脚石让太子踩着自己的背过去。也,蔡伯俙和太子赵祯的关系在当时是十分亲近的。
到赵祯十二岁的时候,宋真宗驾崩,赵祯则登基继位,为宋仁宗,但实权在的手中,直到宋仁宗二十三岁时刘太后去世,宋仁宗才亲政掌权。之后宋仁宗任用自己信任的人,把晏殊作为自己的亲信被封高官要职,晏殊一直做到宰相。
按常理来说,蔡伯俙也不会混的太差,应该也是加官进爵,但事实并非如此。蔡伯俙只做了管理农业的司农卿,和晏殊差着。这样的反差让蔡伯俙心里很不平衡,于是在一次单独面见宋仁宗时,蔡伯俙询问了这件事。
宋仁宗是个很明智的,他说当年自己幼小无知,才和蔡伯俙关系亲密,而如今才明白晏殊才是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要任用贤人治国,而蔡伯俙虽然很聪明,但德不配位,怎么能把国家大事交给这样的人来处理呢!
如此蔡伯俙羞愧难当,只好作罢,当自己的司农卿,之后蔡伯俙就被人们所遗忘了。蔡伯俙活到八十多岁,经历了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四位皇帝,而自己的官职始终没能再进一步,告老还乡。三岁进士为官,蔡伯俙落得这样一个结局,可谓是神童的又一个悲剧。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