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黼到底有多贪?后世的和珅都自愧不如
贪官污吏自古以来就是被人们所唾弃的群体,他们借助职权以权谋私,剥削民脂民膏,堪称是封建社会的寄生虫。
而提到我国古代著名的贪官,相信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会是借助影视剧而十分出名的和大人。
在影视剧中,和珅贪污了巨额财富,家中有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和数不清的金银,这让许多人认为他就是我国古代的头号贪官。
其实,除了和珅之外,我国古代还有许多大贪官,他们同样是横征暴敛、作恶多端。
举例来说,时的宰相就被《》记载为"前堂罗钟鼓,立曲旃;后房妇女以百数。诸侯奉金玉狗马玩好,。"
,像敢与斗富的石崇、大兴花石纲的等,都是恶名昭著的贪官。
与蔡京同列于"北宋六大贼"之一的,更是被称为中国古代头号贪官,甚至有人说和珅与之相比都不算什么。
北宋元丰二年(1079),王黼生于开封祥符。据《》记载,他"为人美风姿,目睛如金,有口辩,才疏隽而寡学术,然多智善佞。"也就是说,他长相俊美、风度翩翩,且目光灼灼,显得很有精神,再加上能言善辩这一优点,可以说王黼从外貌上来说完全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不过,他在才能、学识方面却很差,虽然机智但都是用在邪道上。
崇宁年间,王黼考中,随后被封为相州司理参军。在相州,他靠着编修《九域图志》的机会结识了何志,何志见此人外貌英俊、又,便向自己的父亲,当朝宰相推荐了他。
得到宰相推荐,王黼自然是平步青云,他先是被封校书郎,不久后又迁为符宝郎、左司谏。不过没过多久,当上宰相,王黼开始受到打压。
当时,宋徽宗赐了玉环给远在杭州的前宰相蔡京,王黼听说后,敏锐地猜到皇帝有重新以蔡京为相的想法,于是"数条奏京所行政事,并击商英",也就是一面夸赞蔡京,一面贬损张商英。
最终,蔡京成功复相,而他在得知王黼对自己的帮助后,便十分感激地"除左谏议大夫、给事中、御史中丞",从最低级的校书郎到三品御史中丞,王黼只用了短短两年,可见其出色的官场天赋和晋升能力。
后来,王黼和郑居中关系友善,而蔡京厌恶郑居中,二人的关系日益恶化。
当时正值青黄不接的时节,蔡京便借题发挥,不给发饷,想要用"邦用不给"作为其罪状。不过,王黼却在事发后赶紧贴出榜文,向士卒们保证何时发饷,士卒们看完之后纷纷散去,蔡京的计划也就落空了。从这件事有可以看出,王黼的随机应变能力也不错。
和蔡京交恶,王黼又找上了另一棵大树,那便是有着"隐相"之称的宠臣梁师成,他对待梁师成如同对待亲生父亲,还尊称其为"恩府先生"。背靠大树好乘凉,很快王黼受封尚书左丞、中书侍郎。
宣和元年(1119),王黼升迁为特进、少宰,连史书都惊叹道"由通议大夫超八阶,命相未有前比也。"
后来蔡京辞官,王黼为了增加自己的声誉,便顺从百姓的民意,将蔡京颁布的许多不合理制度推翻,这一举博得了百姓的好感,最终"四方翕然称贤相"。,得到盛名后,王黼"多畜子女玉帛自奉,僣拟禁省",也就是搜刮许多美貌女子、玉石巾帛,以至于和皇宫中的数量都差不多了。
,他用利欲诱惑大臣邓之纲的爱妾,还将邓之纲陷害,使其被贬到岭南,此举实在是。
因为擅长,王黼深得徽宗宠信,很快他又升任少保、太宰,他还上书请求设立"应奉局",将钱财收归自己管辖。官吏们见这位宰相非常爱财,便搜刮其真意吧献上,王黼只将其中的不到十分之一献给了皇帝,其它的都自己收下。
随着金国的大举入侵,王黼又看到了发财的机会。
他设立了不归枢密院管辖的机构经抚房,并依靠着它四处征收,搜刮到了六千二百万两钱。他当即拿出其中一部分来购买了五六座空城,并向徽宗表示这是自己的"战果"。
徽宗十分高兴,竟"解玉带以赐,优进太傅,封公,许服紫花袍,驺从仪物几与亲王等。"
当年,辽国使臣来到。宋朝都故意带其绕远路,并只用普通的条件来招待,防止辽人起侵略之心。
,王黼得志后,却为了让金国使者快点到达而仅用七天便将其从燕京接到了京城。
,他还"陈尚方锦绣、金玉、瑰宝,以夸富盛。"金国人见到达宋朝原来只需七天,而宋又十分富饶,侵略之心便更加难以按捺。
王黼并没有得意太久,当徽宗发现他暗中与梁师成来往后,便命其辞官。而时,他又因金兵入侵时带头逃跑被开封府尹聂山所杀。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