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嚣给汉文帝写了一封信,信中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任嚣故事,欢迎关注哦。
提起秦代名将,够说三天三夜的。一位名将是谁?不是,也不是的,而是“带甲百万然北面而臣事汉”的南越王赵佗,此公似乎比还小十六岁,但却活到了建元四年。熬死了大汉四个,一百多岁才无疾而终,他一颗赤子之心却从未改变生是中原人,死是中原魂。他在给的一封信中,几句话把汉文帝也感动得落泪远在边疆,心念故国,不愧炎黄子孙!
秦朝末年,中原,南方一直很稳定,因为派到那里的五十万大军既不帮楚,也不助汉,甚至也不肯救秦。这时候很多人就产生了一个疑问刘邦争霸中原,这五十万大军都是一大块肥肉,谁吃下去都会强壮得天下无敌,刘邦和项羽并没有去找这五十万大军的统帅任嚣去拉关系,而任嚣似乎是得到了秦始皇的密令就是中原打成一锅粥,你们也只能站在锅边看热闹,坚决不允许往里边伸勺子。
身为秦始皇最信任的将领之一,任嚣为什么要做是秦朝灭亡而不救呢?其实他已经在临终遗言中给出了答案,这答案就八个字“秦为无道,天下苦之。”这是任嚣留给自己最信任的副手赵佗的遗言,也可以说是遗命。汉高祖元年,病危的任嚣把赵佗请到自己床前,千叮咛万嘱咐“现在的搞得实在太不像话,弄得,虎争天下,中国扰乱,还不知道啥时候能打出个结果来,咱们的任务就是断绝道路阻断交通,别让战火烧到岭南来!”
赵佗谨遵任嚣遗命,一只眼睛盯着北面的战火,一只眼睛往东西南三个方向看凡是刘邦和项羽不稀罕的地方,我都去抢来,于是“定百邑之地,数千万里,带甲百万有余。”这个数千万,是纵横数千数万里的意思,但即使这么算,什么安南交趾也应该在他管辖之内。如果有人不信,可以看看秦汉时期的象郡是不是管着现在某个国家的一多半领土。
在秦汉时期,已经有了中国的概念,任嚣临终遗言中就两次提到了这个名词“中国扰乱,未知所安”“东西数千里,颇有中国人相辅”。这样一看大家就明白了任嚣和赵佗的意思很明显不管谁主中原,都是中国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守好岭南这片土地——这是中国的土地,要交给中国皇帝,至于皇帝还是,那不重要,也不关我们的事!
等到见了分晓,赵佗就向汉高祖刘邦称臣并接受了“南越王”印绶,“数千万里”的疆土就这么正式划入了大汉版图。从这一点上来看,秦始皇、任嚣、赵佗三个人都是的民族英雄。
专权的时候,大廷和赵佗的南越起了摩擦,那是因为吕后和赵佗互相看着不顺眼。到了汉文帝执政的时候,这种局面马上就得以改变。汉文帝重修了赵佗的祖坟,安置了赵佗的亲戚子侄,还派陆贾去跟赵佗重新接上关系。赵佗见了陆贾,就像见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也像迷途的孩子找到了回家的路。他在给汉文帝的信中说“我这个野蛮人的头儿、老臣赵佗,虽然有这么大的地盘和百万精兵,我还是愿意做一个汉臣。为这么呢?因为我不能背叛自己的祖先呀(北面而臣事汉,何也?不敢背先人之故)!”
赵佗还对汉文帝诉苦“我来这里已经四十九年了,现在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吃不香睡不着,听啥看啥都不顺耳不顺眼,现在我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因为我此前是断线的风筝没根儿的浮萍呀(以不得事汉也)!现在好了,您终于承认我是汉臣了,我死也瞑目了(死骨不腐)!”汉文帝接到赵佗的信,又高兴又激动,而且还十分感动以至于落泪“到底还是中国人,尽管住在偏远的边疆,但还是没有忘记自己的父母之邦!”
通过汉文帝刘恒与南越王赵佗的书信往来和任嚣的临终遗言,我们不但解开了秦朝灭亡而五十万大军坐视不救的谜团,还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魂,无论身在何处,都不会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