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荣手下的高人,揭秘王朴的传奇故事
奇闻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朴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记载了这样一个小故事太祖(即)即位,一日过功臣阁,风开半门,正与朴象相对,太祖望见,却立耸然,整御袍襟带,磬折鞠躬。左右曰“陛下贵为天子,彼前朝之臣,礼何过也?”太祖以手指御袍云“此人在,朕不得此袍著。”其敬畏如此。
此人是谁呢?为何会让赵匡胤发出这样的感慨,如果他还活着,就不会发生“黄袍加身”的事了,赵匡胤也就不会成为的了,而只是一位的武将——殿前都点检。
那么,他是谁呢?他就是被所倚重的——枢密使王朴。
王朴(906-959年),字文伯,东平(今山东东平)人。王朴自幼聪明好学,在后汉乾祐三年(950年),王朴及第后高中状元,担任校书郎。
次年,命养子柴荣为镇宁军节度使,王朴被授为节度掌书记,从此开始跟随柴荣。
显德元年(954年),郭威去世,正值壮年的柴荣即位为帝,柴荣正是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年纪,他不甘于只做一个守成的割据君主,而是怀着统一天下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王朝。
自从灭亡之后,天下已经经过了近五十年的混乱,也就是历史上所谓的“”,这些国家割据一方,时常互相征伐,搞得百姓疲惫不堪。
柴荣当上后周的皇帝后,怀着“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雄心壮志,准备大干一番。
,令柴荣无法抉择的是,自己的雄图霸业究竟是该从哪里开始呢,当时后周的所占领的地盘正是中原的腹心之地,周围有、吴越、荆楚、、、契丹等割据政权,柴荣要进行统一战争,该先从周围的哪里开始呢?
于是,柴荣召见、王缚、李谷等心腹大臣,与他们谈论统一天下的办法,并命令这些大臣们以《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开边策》为题,写出一份心得,为他的统一大业献计献策。
这些臣子们绞尽脑汁交上了四十余篇的文章,柴荣认真阅读之后,却大失所望,因为大多数的文章都是应付的平庸之作,唯独当时担任比部郎中的王朴所写的《平边策》一文,令他茅塞顿开。
王朴的《平边策》指出了唐末以来大小政权纷纷割据的缘由,接着又论说要想统一天下,必须选贤用能,有赏有罚,轻徭薄赋,这样才能强兵富国。
而最重要的是,王朴还在《平边策》里写明了他建议的战争策略后周先出兵吴越,然后在江淮一线上四处侵扰,致使南唐兵力分散,等到南唐精疲力尽之时,再举兵南下,先南唐再后蜀。
王朴的《平边策》直令柴荣拍案叫绝,正中他的下怀,他当即召见了王朴,密谈之下,发现王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久,王朴就被提升为枢密使,得到了柴荣的重用。
随后,柴荣召见群臣,制定了整个出征计划——先易后难,先北。
王朴为柴荣出谋划策,使后周的军队屡战屡胜。可惜的是,显德六年(959年),某一天,王朴在散朝后拜访前任宰相李谷,两人正在交谈时,王朴突然昏倒,猝然离世,年仅54岁。
王朴逝世之后,柴荣亲临祭奠,有感痛失良臣,多次大哭。柴荣在悲痛之余将王朴的画像挂入宫内的功臣阁,以便随时景仰。
更令人遗憾的是,周世宗柴荣在王朴去世后仅仅三个多月,也突发疾病而亡,这对怀抱着统一天下梦想的君臣带着巨大的遗憾先后离去了。
后来的赵匡胤在代周建宋之后,也是依据“先易后难,先南后北”的计策而逐步消灭那些割据政权,建立起了统一的大宋王朝。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