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嬴政为什么不用活人殉葬,而是选择兵马俑?

考古学 2022-06-18 15:53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大家好,这里是奇闻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王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秦王嬴政,13岁即位,从前230年开始了统一中国的霸业,前后所用时间不过10年。

  ,其祖上多年的积累自然不可忽视,而这一时期出现的一些名将更是助力嬴政,将的历史推向了辉煌的高潮。“战国四将”,分别是秦国、,、。可见,赵国实力不弱,只是君王太差劲,再厉害的将领,只能落得个亡命的下场。

  其中之一就是李牧,说他是当时赵国唯一可以撑过危机的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真是一点都不夸张。他在宜安之战中重创,此战役又被称为,秦军损失了十万人,秦军将领桓齮畏罪逃亡。

  所以,在嬴政看来,要灭了赵国必须先除去李牧。于是,嬴政采用了另一种策略——离间计,可怜的李牧遇上了一个昏君,被除去兵权不说,还丢了性命。当时,秦国用重金收买了诬陷过廉颇的近臣郭开,让郭开到处散布流言蜚语。

  流言中说道“李牧、司马尚勾结秦军,准备背叛赵国。”昏庸的赵王迁一听到这些谣言,不加调查证实,立即委派宗室赵葱和齐人投奔过来的颜聚,去取代李牧和司马尚。最终,李牧被害致死,秦军攻下邯郸后,俘虏了赵王迁及颜聚。

  那时,建立霸权得靠武力,扩充疆域也得靠武力。可见,天下的取得缺了战斗力,真的只能是梦想。而嬴政是想长生不老,永远统治着天下,自己还亲临东海去寻访高人,只是一直没有结果。也许,在他看来,即使去了一个世界,军队也是必不可少的。

  于是,丞相按照这个惯例,开始规划陵,从而,就有了2000多年后,再现于人们眼中的。,大家在惊叹兵马俑工艺精湛,形象逼真的,或许也会有疑问为何嬴政要让这些陶制的俑陪着他?

  其实,陪葬一直都是中国的一个古老习俗。看殷商时期的一些出土文物中,就有那个时代特征的各种陶皿及青铜制品。也在一些墓葬品中发现了兵俑,不过,都是等比例缩小的。像这种真人般大小的兵马俑,只出现在了之中。

  在中国历史上,丧葬制度经历了“人殉”到“俑殉”的过程。

  秦国是在元年(前384),正式废止了“人殉”这一野蛮的制度,使得“俑”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和人像的特指。

  虽然,秦兵马俑并非嬴政独创,不过,他却成就了那个时期丧葬制度的典型,给后人带来了视觉上的如此震撼,主要是它的规模和逼真程度。

  其实,嬴政用武力征服了天下,会想到自己若是去了另一个世界,自然也要带走“武力”。没准,嬴政还能靠着他们征服另一个世界。

  看这些秦俑,面部表情虽然各异,但却透露着一股从容的威严。那时,秦朝独霸天下,这些士兵自信满满,就如他们的一样,天下的仗似乎没有秦兵不能取胜的。

  其实,秦在后,实行的就是全国统一的度。而这些秦俑中的原型,应是来源于全国各地的兵源,在工匠们写实的工艺中,脸型的差异才会表现的如此真实。

  看着是一群默默的俑,但却有了神态和肢体语言的差异,似乎让人恍然间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战场。在秦始皇看来,唯有这恢弘的场面,才能映衬他的帝气。他要时刻统领着这支军队,更是天下无人可以撼动的王者,即使去了另一个世界依旧还是王。

  只是,秦始皇去世后没多久,天下就乱了,出了两个英雄,互撕了十年。其中一位叫的,还去掘了他的墓。虽然,现代技术探测地宫没有被盗的痕迹,,兵马俑却遭到了破坏。

  秦始皇修了39年的皇陵,于上个世纪70年代被无意发现,使得兵马俑不再沉寂。虽然,兵马俑在史籍中几乎没有留下文字,但在《旧汉仪》中却提了一笔。

  当年,李斯在报告修陵的进程时,嬴政说“其穷行三百丈,乃止。”直到兵马俑被发现,专家一丈量才明白,俑坑就在其陵墓“三百丈”的范围内。

  ,秦始皇的地宫一直没有打开,很多秘密尚无法知道,“三百丈”有可能只是个巧合。根据《》的说法,修筑秦陵时,这些兵马俑也开始同步制作并埋入。

  可见,嬴政还是离不开他的将士们。虽然,埋入陶俑已成了那个时期的习俗,不过,在这位看来,任何东西都比不过自己的军队。

  所以,只有在这支真人般大小的俑人部队中安葬,他才能觉得自己仍旧是那个至高无上的皇。

  这些兵马俑做的太过于精良,往往让人忽略了当时的丧葬习俗。,历代帝王中也只有秦始皇会用一支军队陪葬,生前死后都不忘展示自己的霸气。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