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骡子也是常见的大型牲口 古人打仗会骑骡子吗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古代骡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其实在古代战场上,骡子是比较常见的大型牲口,一般负责辎重以及粮草地转运工作,但也有骑着骡子去打仗的。
骡子相对马而言,劣势很明显,速度慢,胆子小,战场灵敏度完全跟不上战场形势。优点也很明显,骡子耐力好,特别是马骡(公驴和母马杂交产物)善于负重,对草料没要求。而战马是需要保养的,关键时刻是要喂细粮的。
其实说白了,骡子就有点像那种柴油机大货车,虽然速度慢,耐造 ,对0#柴油也是始终如一;战马就像汽油机私家车,平时至少加92#汽油,定期5000公里换机油,遇到驾考或许比赛的时候,还得加95#汽油,防止油门不给力。
很显然如果两支骑兵部队在战场上刀兵短接,骑骡子作战的部队基本上等着骑马骑兵部队收割。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拼的一个冲刺速度和队形的稳定性,而这两项骡子骑兵完败。
但历史上,真就出现过骑骡子上战场的骑兵,那就是杀死颜真卿的所属的淮宁军。
不过说起来那也是逼不得已,李希烈的军队原本脱胎于燕州的平卢军,人家本身也是响当当的骑兵部队,而且不缺战马,本身就地处,自古汉人对北方的屏障和养马基地。
李希烈本来靠平叛梁崇义封王,后来自己膨胀了,起了不臣之心,又被其他人平叛,兵败一路逃到淮西落了脚。而淮西不产好马,而李希烈部众从河北三镇带来的优质马匹越来越少 ,就无法补给了。于是只能让战马跟当地产的驴子杂交,以保障坐骑数量。后来李希烈干脆让自己的五千精骑,全部换骡子上阵。据史料记载,战斗力还颇为强悍。
其实在没有优质战马的情况下,骡子的确比起爱撂蹶子的倔驴要稳定得多。
清末民初的时候,北方的、、土匪等等的骡子大军还是经常出现在战场上的,因为那会优质马匹的确不够装备,有得骑总比两条腿要强。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