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官制度是怎么回事?在清朝为什么会成为公开现象?

考古学 2022-06-18 15:53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今天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捐官”制度,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都知道,贿赂和贪腐总是沆瀣一气。看出了一个如此大的贪官,可见这个王朝的官僚体系,处处都有着贿赂的影子。

  “捐官”又称捐纳,是封建社会时期为弥补财政困难,允许士民向国家捐纳钱物以取得爵位官职的一种方式。

  在清朝,捐官是一个很重要的制度,它和制度互相补充,一部分人通过科举考试做官,一部分人通过捐纳制度做官。按照清朝的规定,除户下人、汉人家奴、优伶等不得捐官外,其他人只要有钱,都可以买官。对此,当朝人有详细记录这些官员是如何花钱买官的。

  读吴研人的《俏皮话》,从佐杂到封疆大臣,都可用钱“捐”。李伯元的《活地狱》写的更为直接,做官就是为了钱财。如果说,这二位是民间人士,所写内容可能难免带有个人看法,那看看《翁同龢日记》。翁同龢是清朝两任的老师,身处政治圈的顶层,所记录的应该更具代表性。

  按照其日记所记载,官员们之间的礼物互动,只是一种人情来往,一种风尚。如翁同龢曾收过熊掌、鹿茸等山珍,自然对方的身份不低,醇亲王奕譞,也是皇帝的生父。,《翁同龢日记》还记录,他曾收过伯王、庆王、克王送的冰鲜等,甚至自觉还礼费神,第二年早做准备。

  自然,在某些唯利是图的人眼中,这些礼物就成了最好的“肥水”。

  在清朝,尤其是“捐官”,已然成了公开现象,甚至,到了价高者得的地步。

  其实,这并非清朝独有的现象,看看,做官还是得先有钱。捐资纳粟,也能得个爵位,“秦得天下,始令民纳粟,赐以爵”。

  到了西汉,捐官成了制度。

  之后,历代都有此事发生,目的是为了充实国库。

  只是,到了清朝,几乎每个人都可以“捐官”,哪怕之前从事过非法勾当,如盗贼。,士民不仅可以“捐官”,还可以捐封典、捐虚衔和穿官服的待遇,甚至,可以捐的监生,也就是所谓的“花钱买文凭”。于是,自然就形成了一条生态链。

  大家纷纷扎进官场,难道是喜欢做官吗?

  不是,为了更好的“发家致富”。

  其实,“捐官”看着是政府行为,但执行的还是各级官员。于是,下司“孝敬”上司,自然就成了一种不成文的暗规矩。不过,不能明送,这一年的大节加上官员的寿辰,“走关系”的次数太有限。所以,就开发出了名类繁多的“送礼”名由。在夏季,名曰“冰敬”,对应冬季的则是“炭敬”。

  看名字是极雅的,夏日炎炎来点“冰鲜”,败了火,自然心情不错,事情也就好办了。于是乎,连各种时令的水果,也成了送礼的门道,送个西瓜就是“瓜敬”。更别致些的送礼,会称之为“笔帕敬”。如翁同龢所述,这些不过就是“人情交往”。至于离京时送的“别敬”(别仪),就有了深刻的内涵。

  《道咸宦海见闻录》为清朝官员张集馨所著,书中就写了京官们是如何靠各种“敬”敛财的。其实,京官的收入不高,主要就是靠着地方官员来京时刮些油水。,这些进京的官员哪怕竭尽全力,如未能达到京官的需求,即使招待的再周到,亦换不来。

  据说,张集馨本人多次外放做官,这“别敬”的钱每每都是过万两,已然成了一种常态。甚至,连颇受器重的,都一样要留下别敬钱。说曾国藩任时,“别敬”就耗费了一万四千余两。

  ,别敬钱要的也很是“明目张胆”。

  对方设下洗尘宴席,邀请者只要赴宴,定要留下别敬钱。

  所以,有了说法,那些外任的官员,就怕进京喝洗尘酒,掏别敬钱。甚至,有些毫不相识、互不来往者,都靠着这种“无赖”的办法乘机圈钱。

  京官钱不多,难不成外任的官职都是肥缺?于是,有些地方官为了自个的仕途通达,只会努力从百姓处搜刮。虽然,百姓苦的要命,但国库却没有进账,最终,竟是肥了一圈“卖官”者。

  其实,也并非所有官员都会遵循各种“敬”的套路。于是,有些官员为了绕过干脆不进京,但风气已经形成。因为有更多的人拿钱为自己开了“官道”,只会更加通过此法索取来冲销自己的“成本”。

  当时,知县官职售价是4600两银子,薪俸只有60两银子,没人会去做吃亏的买卖。所以,大家都一门心思的忙着“挣钱”哪有“闲心”顾及其它。,在捐官者中也有想做事的好官,但毕竟少数。

  清王朝似乎对钱有着不一般的重视,因为,捐官的钱居然成了国库的一个重要收入。以至于,在晚年时期,捐生的人数达到了22万。

  一个国家,不靠着发展经济来充盈财政,竟想着一些歪招赚些快钱。以至于,大家都会借着这股邪风,谋点福利。而最终,可怜的还是百姓,捐不了官,等着的只有一次次的盘剥。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