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人类为何穿衣服?服饰又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和演变?
“人靠衣装马靠鞍”,穿戴不同的衣服往往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而衣食住行,衣同样排在第一位,这一点也能说明了衣服在生活中的地位。古人称衣服为衣裳,不过古人的衣裳可是非常有讲究的,在古代上面穿的是衣,下面穿的才是裳,只不过后来不区分了而已。
衣物的出现的历史非常悠久,远古人类就曾用树叶和动物的皮当做衣物,很多人认为衣服是人类想要遮羞心态的产物,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早期衣物最重要的作用是保护身体和御寒,相比动物有着坚硬的毛皮、鳞甲,人类光滑的皮肤是非常脆弱而且容易受伤,而衣物就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它甚至可以理解为是早期作战用的“铠甲”。山顶洞人时期,人类就开始用动物的韧带和兽皮来缝制衣服,这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服饰。后来他们发现,植物的纤维非常的有韧性,于是出现了绳子,细的绳子可以用来缝制衣服。到了,那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对服饰的外观有了需求,果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是祖先也逃不过的定律啊!
传说时期,人们发现蚕丝做成的线更加的结实美观,而他的元妃则亲自养蚕,并把养蚕的方法和编织的技巧授与人们。不过传说归传说,想必祖先从发现野蚕到驯化饲养,必定经历了很久的时间,并不能算作某一个人的功劳。同样,蚕丝的出现也使人们可以编织出更精美的衣物。
到了夏朝,人们的服饰以黑色调为主,并且衣物非常的宽松,穿起来感觉低调而又有个性。来到春秋时期,人们的服饰往往是上衣和下裳连在一起的直筒式长衫,可以整个裹住身体,这种衣服也叫"深衣"。到了战国,“”打破了中国服饰的传统样式。胡服短衣、长裤和革靴的设计对活动和作战更加有利,也让军队士兵的战力得到了提升。而后来的汉服的则是在传统服饰上进行改良,上衣缩小,下摆加长,袖子加长加宽,穿起来更加的端庄典雅并且飘逸灵动。同样,汉服的穿戴也非常有讲究,衣襟在胸前相交叉,左侧衣襟压住右侧衣襟,整体向右倾斜,这也和中国古代的“以右为尊”相契合。不过,好看衣服在古代衣服还是属于价格不菲的物品,普通的百姓人民只能穿短衣粗布,普通百姓也被称为“布衣”。
而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非常流行中山装,能有一套得体中山装是很多人的追求,它既有西方服饰的工整,又蕴含很多中国服饰的元素,而且实用性也极高。到了现代汉服反而又开始慢慢流行起来,这不仅是人们对古代服饰的肯定,也是对服饰文化的继承。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