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馒头和蒸饼到底有多受欢迎 令史张衡因为边走边吃被御史弹劾
对古代馒头和蒸饼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奇闻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馒头是家家户户都吃的起的食物,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每吨饭基本上都少不了,还有包子。这些我们经常吃的面食,在古代,吃一次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二企鹅还非常受欢迎,还有官员因为吃馒头差点丢了官,今天就给大家说一说关于馒头的那些事!
在古代,种小麦和发展面食技术几乎是同步的,它们就像一对前后落地的双生儿,足迹遍及世界各地,只是在中国出现了例外。小麦在就已在中国生根,而关于饼(古代文献中,饼是所有面食的通称)的最早记载出现在《·耕柱篇》中,“见人之作饼,则还然窃之”。此后,以麦粉制饼的记录不断增多。
西汉后期史游所著《急就篇》中,将饼列在食物之首,“饼饵麦饭甘豆羹”,随着饼食形态不断丰富多样,汉唐之际已成北人主食的面食,因南方稻麦两熟制和发酵面食的发展,进一步向南方普及。烧饼、油饼、馒头、包子等各类面食深入人们日常生活,千年来,构成了中国独特的面食文化。
关于馒头的起源,有种说法是南征孟获时,有人建言,蛮地多邪术,应当以人头祭神祈求保佑,诸葛亮于是让人用面把牛羊猪肉包起来,代替人头祭神,从此就有了馒(蛮)头。此说法并不确信,因为早在刘熙《释名》中就有关于“蒸饼”的记载,但又提供了馒头起源的线索,“中国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首祭,随着历史的发展,到文明时代,演变为畜肉馅的人首形蒸食”,因为在东汉魏晋间,有大量关于“馒头”祭祀的记录。只是做法如何而今无从知晓。
当时虽然出现了“馒头”一词,很长一段时间里,蒸饼和馒头都是混称的,也不管它内里有馅没馅。有的时候,蒸饼是实心的,不包馅,比如以生活奢侈闻名的西晋元老何曾,蒸饼上若是不裂出十字花纹样(类似开花馒头)坚决不吃。有的时候,蒸饼里放有果料,时期就特别喜欢吃加了干枣、核桃肉的“开花”蒸饼。由于蒸饼是在笼中蒸制的,所以到了又被称为笼饼,据《太平广记》载,朝有位御史侯思止,因市场所卖笼饼葱多肉少,在家吃饭时每每叮嘱厨师“给我作笼饼的时候,少加点葱,多加点肉”,从而得名“缩葱侍御史”。可见肉葱馅已成“笼饼”的标配。
本来嘛,喜欢吃笼饼没什么不对,可也得分吃的时机和场合。
武周时期,令史张衡就因退朝在路边买了个刚熟的蒸饼,边走边吃,被御史弹劾,从而失去了升官机会。唐中前期官员在路旁就食的禁忌一直到后的肃宗、代宗时期才得到解除。
宰相刘晏有一次五更入朝,天还没亮,刘晏又累又饿又冷,路上见有人在卖热气腾腾的蒸饼,便叫人去买,用袍袖包着蒸饼边行边吃,还不忘向同行臣僚炫耀,“美不可言,美不可言”,当时蒸饼品种花色众多,有名为“单笼金乳酥”的加有酥油的蒸饼,“但用独隔通笼,欲气隔”;有造型和名字都十分复杂的“素蒸音声部”蒸饼“面蒸,象蓬莱仙人,凡七十事”,即塑造如蓬莱仙女,分别包有各种蔬果馅的面蒸歌女群,共七十件。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