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以什么罪名诬陷岳飞的?这个罪名有多可笑?
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奇闻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一直以来,我们都憎恨陷害了名将的秦桧,以及在背后支持这一切的,因为担心自己的皇位保不住,所以希望议和,这和主战的岳飞理念自然是不同,才会急召岳飞回京。秦桧站在赵构这边,自然要对岳飞做点什么,于是诬陷他,以一个非常可笑的罪名。那么,这个罪名究竟是什么呢?
岳飞这个历史大冤案,秦桧以“莫须有”三字给岳飞定罪,因其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荒诞性,如今早已成为人人熟知的。“莫须有”到底是个什么罪?这三个字,历史学家常解释为“也许有”,“或许有”,意思果真如此吗?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关于“莫须有”的记载,流传最广的版本出自于脱脱所着《?岳飞传》,脱脱在《传》中说“狱之将上也,不平,诣(秦)桧诘其实,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世忠曰‘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1141年,秦桧以谋反之罪将岳飞下狱,按律要处死。当他准备将案子上报宋高宗时,与岳飞同为“”之一的韩世忠内心不平,到秦桧那里追问证据,秦桧以“莫须有”三字搪塞,史家常常解释为“也许有”、“或许有”,老百姓以此作为成语,形容凭空诬陷。
其实,史书上还有一种说法。南宋徐自明所编《宋宰辅编年录》卷一六《高宗绍兴十一年八月》条记载“先是,狱之成也,太傅韩世忠尝以问桧,桧曰‘飞子云与张宪书不明,其事体必须有。’世忠曰‘相公言必须有,此三字何以使人甘心!’固争之,桧不听。”
南宋熊克《皇朝中兴纪事本末》一书中,也记载为“必须有”。
到底是“莫须有”还是“必须有”呢?从说话人身份、说话前后语境和案件的审理过程等方面来推敲,倒确实能看出一些端倪。
从说话人身份来说,一个时任宰相(秦桧),政府首脑,一个时任枢密使(韩世忠),三军司令,都是当朝的大人物,要定一位同为大人物、地位仅次于自己的枢密副使(岳飞)的罪行,岂可用模棱两可的话去搪塞,蒙混过关?别人不笑、后人不笑,他自己也会笑。
从前后语境来说,前面说岳云张宪的谋反信虽未查明,后面接着的,应该是一个肯定的“”句,怎么会这个虽未查明,那个也许有呢?语境上也不成立。
从案件审理的过程来看,岳飞入狱后,秦桧动员给岳飞罗织罪名的包括张俊、万俟、何铸、罗汝楫、王贵、王俊等若干人,倘若一个“莫须有”就能定罪的话,那还何需动员这么多人、罗织这么多罪,何况还加上严刑伺候?
,从秦桧自身的立场来看,若非“必须有”,他那“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投降之策就兜售不了,最关键的是,他那如日中天的权位牢固不了。所以,秦桧彼时彼境所表达的意思,不会是也许有、或许有甚至“这个可以有”,应该是“这个必须有!”
清人所着《南宋杂事诗》一书注文说到此事时,也记载为“必须有”。附在此注后有一段按语说“此三字与中兴纪事本末(即《皇朝中兴纪事本末》)同,今皆作‘莫须有’,恐不若纪事之得其实也。”可见,厉鹗也认为秦桧所说“必须有”,更接近事实一些。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