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一直得不到信任,为何刘备还让他把守汉中呢?
作为蜀汉集团的最大的CEO,虽然在蜀国有很大的发言权,若他的结拜兄弟们对他的安排心存异议的话,只要他们当着他面说了出来,那刘备也必然会为了照顾他们的面子而适当更改自己的安排的。尤其是对这个结拜兄弟,刘备更是既宠信又仰仗。所以一般情况下,只要是关羽不认同的安排,刘备肯定会按照关羽想要的结果去做安排。只是让人感到很好奇的是,在刘备把汉中交给镇守的时候,一直都看不起军中除自家兄弟外的其他大将的关羽竟然罕见地没有提出反对意见。那么,这其中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熟悉关羽的人都知道,他这个人的战斗实力虽然非常强悍,在做人方面却有一个非常不招人待见的特点,那就是太骄傲自大,总觉得自己比别人都强,总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尤其是在刘备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蜀国阵营之后,俨然已经成为皇亲国戚的关羽更加不把他家大哥及三弟之外的人放在眼里了。就算是同他一样身为刘备亲眷的兄弟,也同样总是被关羽。特别是,隔三岔五就被关羽批斗。闹得动静大了,关羽甚至还会动手揍糜芳,弄得糜芳竟然因为害怕他连叛敌投国这样的事情都干出来了。
糜芳个人能力弱,关羽瞧不上人家也就算了。可像黄忠和马超这样的知名大将,到了关羽的面前,也直接被他当成了空气对待。因为在他看来,黄忠纵使依然能够上战场杀敌,也已经是个上了岁数的老头子了。他才不要跟这样的人齐名呢,那还不如把他从大将排名内剔除掉呢。至于马超,关羽就更加看不上了。他总觉得马超是仗着自己身后的势力才扬名天下的,而不是像他一样,是通过真实打斗博下的威名。这个时候,可能很多人就会比较好奇,既然关羽如此自视清高,为何对刘备做出的将镇守汉中的重任交由魏延去执行的安排没有提出丝毫反对意见呢?其实,原因都在下面这些内容中哦!
一、有做对比,关羽自知魏延更加适合做镇守汉中的工作。
魏延虽然也是刘备阵营中的知名大将,他也照样被关羽看不起。至于关羽为何没有就刘备做出的这个安排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主要还是因为他拿自己最信任的自家三弟张飞跟魏延做了一番对比。虽然自家兄弟张飞的战斗实力非同一般,性子却过于急躁。让张飞上阵杀敌可以,让他去做镇守城池的事情,连关羽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安排。这样一权衡利弊,关羽会更加赞同刘备做出的安排了。
二、关羽想提出反对意见也没有机会。
其实上述这个原因可以算作是一种假设,前提条件就是刘备做出这样的安排时,关羽能够及时得到消息且能够及时将自己的意见传达回给刘备知道。可实际上,从当时的情况来看,这种假设似乎只能成为成为泡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刘备做出这样的安排的时候,关羽并未在刘备的身边。他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人家魏延早就已经领命朝汉中出发了。所以纵使上述假设成立,那也都只能算是后话了。关羽再怎么对魏延有意见,他也分身乏术,没有办法将自己的意见及时传递给刘备知道啊!
三、关羽明白刘备这么安排自有他的用意。
除了上述两个原因之外,关羽之所以没有对刘备的安排提出任何反对意见,还跟关羽对刘备的了解程度有关。毕竟二人是结拜多年的兄弟,自然彼此拥有什么样的秉性和处事风格,他们互相都是很清楚的。也就是说,关羽明白刘备这么安排自有他的用意。纵使他看不上魏延,也不会为了逞一时口舌而去下刘备这个当大哥的人的面子的。
由此可见,对于刘备做出的让魏延镇守汉中的安排,关羽不是不想提出反对意见,而实在是没有机会和条件去提出反对意见罢了。也就是说,不是他待魏延跟待别人,而是他在这件事上没有办法像对待别人一样对待魏延罢了。如果当时关羽就在刘备身边,那这么重要的任务,估计就算刘备没交给他去执行,他自己也会主动请缨前往汉中执行镇守任务的。因为这就是关羽的性格特点,既骄傲自大,又相当勤快霸气。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