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只适合当个四处征战的霸王,而不适合当皇帝呢?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奇闻网小编带您走进的故事。
项羽似乎是一个天生的霸王,他不爱学习那些文字知识,却也保留了自己最纯真的思考,没有被其他人的学习经验所干扰,他又力能扛鼎,仿佛就可以举起天下的重担一样。综合起来看,他却又是一个适合征战的霸王,而不是能治理国家的帝王,这又是为什么呢?
历史上很多人将项羽称为“英雄”,“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根据成王败寇的规则来说,项羽是败给了的,他是一个失败者,一个在历史角逐中被淘汰的人,他曾经与王位的距离那么近,近到咫尺,伸手间就能触碰的,项羽却没能走到那个荣耀的王冠前。
灭秦之后,项羽在军事实力上占了绝对优势,而刘邦的军队,不论在势力还是在实力上都要稍微逊色于项羽的军队,为什么项羽还是败在了刘邦的手里,项羽自己的解释是“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至于是不是这个原因,相信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项羽出生于公元前23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人,名将项燕之孙,历来兵家有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而项羽就是这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之一。人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在《》里专门为项羽单独写了一个本纪,要知道项羽是没有当过一天的,到底项羽是个怎样的人,让司马迁能够为他破例。
项羽是个英雄,恐怕是大多数人心里对项羽的评价。项羽出身贵族,他们项氏一族,一直都是楚国的将军,项羽武艺超群,从小对兵法感兴趣,他也的确是个可造之才,很可惜,项羽没有好好利用他自身的优势,他身材魁梧,英勇善战。《史记》说他“长八尺余,力能扛鼎”,他武艺卓绝,气盖山河,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后世人称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每次征战,都是身先士卒,冲在最前线,贪生怕死不是他的性格,他的勇敢体现在七万对近四十万的“”之中,项羽率领着军队殊死搏斗,气盖山河,那种满腔热血,那种勇猛,震慑了,“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观”,等到项羽结束了这场战争后,诸侯将都对项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项羽自身就带着一种英雄气概,似乎总是天崩地裂,他也要用扛过巨鼎的手臂,来支撑起整个天,脚踩山河,气吞万里,他的身上散发着强大的王者的气息,少年时曾见过的阵仗,当众人都双膝跪地,莫敢直视的时候,项羽绝不故作姿态,反倒直勾勾地望着这个庞大的仪仗缓缓走过自己的面前,“彼可取而代之”,说出这个话时的项羽不过还是个少不更事的少年。而今,斗转星移,项羽已经成为了战场上厮杀的大英雄。
项羽虽被称为英雄豪杰,仍有他的缺点,他也是凡人,总有不足之处。他最大的缺点就是骄傲,“自矜功伐”对自己的战功夸耀,从年少时他学习就能看出,项羽不是个能够坚持和活用的人,他学东西只有三分钟的热度,对兵法也是学过皮毛,从不会深究,靠的是自己的匹夫之勇,“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这便是他勇而无谋。
其二是他优柔寡断,在上,有很多机会将刘邦给杀了,他犹豫不决,在犹豫之间被刘邦趁机逃脱,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后果,刘邦这一走,项羽再无机会杀他,也错失了项羽称霸的良机,从此与王位失之交臂。多疑是他的第三个特征,史书上说“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可见,项羽用人又是如此谨慎,谨慎得有些过头了,反倒显得多疑起来。
骄傲、孤僻、多疑,这些都是项羽的缺点,也是他不能做皇帝的原因。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