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的成员主要来自哪里?他们最终的归宿如何?
,下面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戚家军是由亲自打造的一支军队,也是整个名气最大的军队之一。有人将戚家军称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部队,因为戚家军不光保持全胜战绩,还有超高的斩首记录。戚家军能有如此战斗力,除了戚继光出色的军事思想以外,好的装备部署也是必不可少的。戚家军当时配备了佛郎机炮、大口径的加农炮发熕等最先进的装备,这对于军队的战力有着极大的提升。那戚家军主要成员都是来自哪呢?关于这个问题,还有这支部队最终归宿如何,下面就来了解看看吧。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堂堂全浙,岂无材勇!”这句读了让人热血沸腾的话,出自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之笔。意思是说,就算一个小镇只有10户人家,也一定有忠诚守信的人,难道偌大的浙江地区,就没有勇武之人!
戚继光决心募兵
戚继光说这句话的时间是嘉靖三十八年,即公元1559年,四年前,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的他,被总督保举,调任最严重的浙江,出任参将一职。
到任之后,戚继光指挥浙江的卫所军队,在岑港和台州与倭寇激战,虽然成功击退倭寇,但戚继光发现,这些士兵临阵不听号令,毫无章法,遇到倭寇往往未战先怯,战斗发生之后,面对凶残的倭寇,甚至很多士兵丢下兵器临阵脱逃。
所以在1559年,戚继光给总督胡宗宪写信,表示要亲自招募士兵,训练出一支纪律严明、敢打敢拼的铁血军队。最初,胡宗宪拒绝了戚继光募兵的想法,因为明朝立国之初,太祖根据的,设立了度,不允许武将私自募兵。
而且胡宗宪还嘲笑道“整个浙江都被倭寇打怕了,要是招募新兵就能打胜仗,之前的将领也早就这么干了,也不会让倭寇如此猖獗。”胡宗宪的话,点燃了戚继光心中的斗志,更加坚定了他在浙江招募新兵的决心,所以才会说出了开篇的那句话。
在戚继光的一再坚持下,胡宗宪最终同意他招募新兵。经过考察,戚继光发现浙江义乌地区民风彪悍,百姓为争夺矿场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人人,于是他在此地募集新兵3000多人,组建成了后来名震天下的“戚家军”。
戚家军去哪了
为了对付倭寇,戚继光设计了著名的“”,以小组为单位,抗击单兵素质高的倭寇,从那以后,戚家军简直成了倭寇的克星,短短几年时间里,横扫东南各省的倭寇。南方平定之后,戚继光又被调任蓟州,抵御北方蒙古部落,16年时间里,蒙古部落不敢越长城一步。
戚继光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之外,还依赖于上级的鼎力支持,比如嘉靖年间的胡宗宪,和年间的首辅,都是戚继光能够长期执掌兵权的靠山。不过这种情况在万历十年,即1582年发生了改变,这一年首辅张居正病逝,戚继光在朝廷失去了靠山,立刻就遭到了言官的弹劾,被调往广东担任总兵,三年之后,他被弹劾罢官,回乡抑郁而终。
戚继光死后,戚家军并没有传给他的儿子。根据史料记载,戚继光一共有5个儿子,除了早夭的次子,其他4没有继承父亲优秀的指挥才能,一生碌碌无为。长子戚祚国,世袭了祖上的职位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子戚昌国,父荫指挥、都督府都督同知;四子戚报国,父荫锦衣卫百户,赠;五子戚兴国,父荫锦衣卫指挥佥事,赠昭勇将军。
相比5个不成器的儿子,戚继光的侄子戚金却成长为一代名将。《明史》记载,戚金是戚继光二弟戚继明的儿子,常年跟随戚继光征战四方。戚继光死后,戚家军一部就由他领导。在天元年的浑河之战中,戚金带领的3000戚家军和带领的4000四川,与带领的数万军血战数日,虽然,但重创了,被史学家评价为“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戚金也在战斗中力战而死,被朝廷追封为都督同知,谥‘武烈’,可谓名留青史。
除了戚金带领一部外,戚家军在其他将领的带领下,还参加了万历年间的多场大战,例如抗倭援朝,以戚家军为班底的浙兵就是主力,在攻克平壤的战斗中,戚家军老将吴惟忠率军首克牡丹峰,立下头等大功。
1567年,戚继光调任蓟州之时,并没有带当年的3000义乌兵,而是重新从浙江招募的新兵,所以从那时开始,戚家军就开始泛指浙兵,在后来的援朝抗倭和抗击后金的战争中,戚金和吴惟忠率领的就是浙兵,而非嫡系戚家军,因为真正的戚家军,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