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好汉走投无路时怎么都去当和尚?
《传》中的“”,是108条好汉中的主要角色之一。鲁智深原名鲁达,最初是北宋西北边防军的一个下级军官,因为仗义行侠打死镇关西,摊上了人命官司,不得已才去出家为僧,到佛门暂避一时。
《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还是很有生活积淀的。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并非是他的凭空臆想,而是来源于古代很多真实的社会现象。鲁智深出家为僧,同样是古代社会现象的一种真实折射。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像鲁智深这样因为走投无路而出家为僧的英雄好汉,。末年的著名起义军首领,曾经一度攻入长安,建立大,声势震动天下。但因为他长期采用流动作战方针,没有建立起稳固根据地,最终起义遭到失败。
在古代,聚众起义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是要千刀万剐、祸灭九族的,下场极为凄惨。即使是黄巢这样的铁打的汉子,也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最终他的下落成谜,有的记载说他被官兵杀死,也有的说法记载他出家为僧,还留下那首著名的《自题像》“四十年前草上飞,铁衣著尽著僧衣。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危阑看落晖”。
末年的著名义军领袖,最终也是基于和黄巢相同的原因下落不明,有人说他已经遇害,但研究证实,李自成有极大可能在湖南石门一座荒僻寺庙夹山寺中出家为僧,化名“奉天玉大和尚”,在前了此残生。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多的英雄好汉,不论是黄巢、李自成还是鲁智深,为什么都会选择出家为僧,而不是去当道士?在古代,佛道二教虽然教义不同,神主有别,但对普通人而言,佛道二教的存在方式,在本质上如出一辙,都是远离尘世繁华,在一个相对封闭环境内反省修行。
既然如此,为什么这么多英雄好汉,在穷途末路之时都会首选出家为僧而不是当道士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出家为僧,需要履行一个必须仪式剃发剃须。电影电视剧里的方丈高僧们,个个白胡子一大把,其实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并不多见,按照佛家古典戒律,胡须与头发都应剃掉,《大般涅槃经》记载“汝当为是阇提首那剃除须发,听其出家。”
一个乌发怒张、虬髯满面的大汉,一经剃除须发,面貌就会,仿佛像换了个人,与原来形象反差很大。黄巢、李自成、鲁智深等人,都曾受到朝廷追捕,在通缉令上画影图形,悬赏缉拿。但一旦剃掉须发,相貌特征就会发生很大改变,即使追兵到了眼前也很难确认。而当道士却不需要剃发剃须这道程序,还是很容易会被认出来。
第二个原因,则是有独特而浓厚的“忏悔”文化渊源。佛经有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又说苦海无涯,回头是岸,意思是一个人即使,只要潜心向佛,就能获得新生。
黄巢李自成等人虽然都是盖世英雄,但却因种种原因以失败告终,为人世所不容,前途一片灰暗,内心苦闷而压抑。佛家这种“忏悔”文化,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他们急于寻求出路心态,给了他们一个现实的情绪出口和一个虚幻的人生机会,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基于上述原因,古代好汉们在走投无路时,出家为僧才会成为首选。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