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臣手里拿着长板子叫什么 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

考古学 2022-06-18 12:40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大臣拿长板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我们在看一些古装影视剧的时候会发现,上朝时,文武百官整齐地排列在朝堂上,手拿一块板,这就是笏板,又名手板或朝板,是古代臣下上殿面君时所用的工具。

  古时文武大臣朝见君王时,双手持笏,以记录君命或旨意。末年刘熙在《释名》一书中解释说“笏,忽也,备忽忘也。”也就是说,笏是备忘录,可以将要对君王上奏的话记录在笏板上,以防止遗忘。

  关于笏的长度,同样有规定,《礼记·玉藻》“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

  商周时期的度量衡和如今不同,一尺合今16.95厘米,周代一尺合今23.1厘米。

  因而,按照《礼记》规定的形制,那时笏板的长度大约45厘米到60厘米,中间宽5厘米到7厘米,然后按照诸侯、大夫、士的层级,依次减少1/6。

  那么笏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呢?《礼记·玉藻》“天子搢挺,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

  意思就是,周天子插在腰间的是正方形的玉挺,诸侯王用的是“荼”,形状是上端两角呈圆形,下端两角呈方形,这是表示诸侯降于天子。

  大夫用的笏板,其上下四角都是圆的,这表示大夫既要比周天子规格低,又要比诸侯王稍降。

  后来纸张普及后,笏便成为礼节性用品,材料由竹木上升到玉或象牙。

  武德四年以后,使用笏竟开始有了等级之分。五品官以上才能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

  对形状也有规定,三品以上的笏,前拙后直,五品以上,前拙后屈,后又改为上圆下方。

  则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用象笏,五品以下的官员就没有资格用它了。这与当代官员用笔记本不同,没有严格的等级之分。

  古代持笏板,有时一块不够,必须准备好多块。因为领导的指示可能比较多,一块确实记不下。

  而且,那时候只有下级见上级,手里才拿笏板。,长官见到下属执笏板,会说“算了,免礼,把笏板撤了吧。”表示自己的话,不值得一记。

  下属也就,把笏板插回腰带。如果上级不这么说,下属会觉得很侮辱。

  但下级在拜见之前,必须主动持笏板,否则也是没礼貌。

  笏板从产生到消亡,经历了从实用到礼仪的嬗变。随着清朝的建立,失去使用价值的笏板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只能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之一。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