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为什么要为康熙安排四位顾明大臣?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下面由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帝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顾命大臣,又可以称辅政大臣,他的存在由来已久,是指老临终前委托治理朝政的重臣。
虽说目的是为了王朝稳定与和谐,但往往随着情况的不断变化,顾命大臣处理不好“重”与“忠”之间的关系,进而爆发天子与臣子的腥风血雨,改朝换代,都是常见的。
前有,死前授权、辅佐新主,斗争持续三代,以夏侯几乎灭族告终;中有移权与,后者逼迫幼帝禅位,开创大隋王朝;又有顺治临终托孤,叫来四位辅政大臣,掣肘。
种种不良后果,皇帝难道不知吗?远的不提,就说顺治,六岁登基,却,朝政被与济尔哈朗把持,他太知道权力的不可控与君权的举步维艰;自幼熟悉古书,长大后又推崇汉文化,历史中的典故,也能透彻。
所以,顺治不是不明白,而是太明白。
在此之前,我们看看这“四位一体”的设置。
既然是辅政,需要得到群臣认可,故而 四人必须
史书对索尼的记载,是开国功臣硕色(文官)之后,但笔者却认为,索尼的地位根本源于自己青年时期的政治选择。死后,大清发生过一场围绕着皇子与皇弟多尔衮的。这场剑拔弩张的对抗,以少年福临登基告终,结果看似取中平衡,但实际上,多尔衮一派有压倒性的胜利,掌握了更高的权利。期间,有一小的人事变动,很容易被忽视顺治五年,由贝子屯齐告发,索尼与他人密谋拥护豪格为帝,虽应处死,却念其功劳只罚守陵。而实际上,这不过是多尔衮肃清政敌的一个手段。
顺治八年,福临终于亲政,第一件事,就是将索尼接回北京,并赐予高官厚禄一等伯世袭,擢内大臣,兼议政大臣、总管。
“敌人的敌人,可不就是我的朋友”
苏克萨哈呢?恐怕比索尼更“有用”。
史载顺治七年,苏克萨哈告发多尔衮,多尔衮被罢免。
苏克萨哈出身满洲正白旗,本是多尔衮亲信,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临阵倒戈,成为顺治手中一把利剑。一年后,多尔管坠马身亡,而苏克萨哈则取代他进入议政王大臣会议。
“聪明人之间的谈话,总为双赢”
相较之下,与,则是老牌军事功臣,父亲与叔叔均是后金五大臣成员。
因为劳苦功高,所以没谁能比这个四人小组更能稳定朝纲。
因为身经百战,也没谁能替代他们决策用兵漠北,征战西南。
,以上是“有用”的一面,顺治也有制衡。
四位辅政大臣内部,不是和谐一致。例如,索尼、遏必隆、鳌拜,都是出身满洲黄旗,苏克萨哈却是满洲白旗。一直以来,旗色的差距,使得四人内部偶有斗争,直至后期,相互弹劾,暗害。
“让他们抢,让他们争,让他们对你的一点恩赐都感恩戴德”
这大概就是顺治对康熙的期许,事实上,康熙也是这么做的。
我们都知道,的第一代皇后乃是索尼孙女赫舍里。殊不知,在同期遏必隆的女儿、鳌拜的女也入宫为妃,日后,她则是第二代皇后孝昭任。前朝向来联系后宫,选妃的配置也是康熙试图制衡,避免一家独大。
让我看看四位顾命大臣的结局吧
死掉的是苏克萨哈。在与鳌拜之争中,遭到弹劾,以二十四项罪名被处死。
之后就是鳌拜,生擒之后老死于狱中。
遏必隆由于纵容鳌拜,不加规劝,也被削去太师职位,不在辅政。
唯有索尼,在山雨欲来之际,年迈病逝,晚节得保。
后记平心而论,四位辅政大臣确实给少年康熙带来了不少的苦恼,,他们以老练的手腕,和超人的经验为大清开国初期平定许多祸患。玄烨也因为辅政大臣的存在,从儿时就锻炼出非同一般的城府,以至于在后期削除三藩时表现出来的“忍耐”,收复台湾时表现出的“锐气”,都与少年经历分不开。
再说顺治,他不知道“辅臣”的隐患吗?并不是。只是为君之道,向来不可能穷兵黩武,而是在需要人手时,有能力动用国家最强大的力量,不要时,也有手段将权力收回。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