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一生军衔不高,是什么原因呢?

考古学 2022-06-17 16:16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时期的蜀汉国有两个特别的人物——和,他们在当时和后世差别非常之大,大的已经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关羽成了王成了帝成了,以至于到了封建社会末期人们根本就不能直呼其名,而只能是称一声“公”,否则,还真有可能或被一些人认为是“大不敬”。如今的赵云紧随关羽之后,成了“”,成了战神,成了任何三国战将排名都必须把他放在前列的“名将”,否则就会挨骂。实际上,历史上的赵云军衔不过是“镇”级将军,就这样还有很大成分是因为他曾经救所致。在《》当中,赵云除了在长坂坡保护过后主刘禅和他的母亲甘夫人,几乎就没有其他事情可写。即便是这次事件,赵云也只是保护,使之“免难”,而不是刘禅母子已经落难的“救命”。不过,由于有了一篇《云别传》,赵云的事迹丰富了许多,从而使我们对赵云有了多一点的了解。即便如此,赵云的那些“英雄事迹”仍然是屈指可数。但为什么后世会对赵云尊重有加,将其奉为战神呢?感兴趣的读者和奇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赵云选择了刘备,而刘备却并不十分看重赵云 赵云是常山人,早期属于公孙瓒。公孙瓒派遣刘备跟随田楷拒敌,将他拨给刘备,成为刘备的主要骑从。按照《云别传》的说法,赵云不去投靠袁绍,在公孙瓒处,刘备接纳他的时候,就将自己的未来交给了刘备。因为兄长的丧事,赵云借故离开了公孙瓒。到刘备依附袁绍时,赵云到邺城见了刘备。在邺城期间,赵云为刘备募得了数百兵,还瞒过了袁绍,再后来就是跟随刘备到了荆州。时期,刘备在荆州没干什么大事,相应的,赵云也没有特别表现,只在《云别传》当中记载了一件小事,说刘备在博望坡与交战,生擒了一个夏侯兰,因为和赵云是同乡,赵云建议刘备不杀他。至于这八年期间赵云是什么职务,不得而知。

  如果说这段时间刘备寄人篱下,害怕引起刘表的怀疑对自己不利,从而不给赵云官职也就罢了,但打下荆州江南四郡和借得荆州南郡以后呢?赵云仍然不受重用又是为什么?这当中应该有赵云自身的原因,恐怕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刘备。

  赵云的原因有两项一是没有及时地回到刘备身边。赵云初平二年(191年)投靠公孙瓒,当年被派往刘备处,到建安五年(200年)再见到刘备,期间为9年时间。这期间,刘备两度为徐州刺史。公孙瓒死于199年,赵云是因为公孙瓒活着不便于再投靠一个主子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得而知;二是关键时刻不在刘备身边。《云别传》当中有一个细节,刘备长坂坡兵败,有人告诉刘备,赵云向北跑了。意思是赵云有可能投降去了。刘备是什么反映呢?用手戟掷向那个说话的人!总让人感觉这不是一个正常的刘备,好像心里的愤怒无从发泄似得。尽管刘备说的是赵云不会背叛他,但这时候说话的人无非是给他报告一种情况,刘备用得着这样过度的反应吗?说赵云的原因在于,这时候他的职责应该是在刘备身边保护刘备,而不是去保护他的老婆孩子。看看三国那些有名的侍卫将军,像、、等人,哪个不是和主公寸步不离?假如曹操在当阳桥前没有犹豫,而是继续追击,刘备能顺利地到达汉水吗?如果刘备遭遇不测,一个刘禅活下来又有什么作用?如果把这时候的赵云和比较一下,谁对整个刘备集团起的作用大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但这两个原因也都牵扯到刘备的认识和胸怀问题。赵云没有投靠当时最为强大的袁绍,没有投靠正在广招人才的曹操,而是投靠了还在寄人篱下的你刘备,也算是吧。人家给你招了兵,跟着你来到了荆州,你又给了人家什么?刘备手下没有多少真正的将军,在关羽掌管主力大军和水军的情况下,给赵云一队一营兵训练和掌握,为日后扩军做准备还是可以的吧?可问题是没有。即便是仓皇南撤,赵云是个什么角色,我们也不得而知。到后,刘备忙着收复江南四郡,赵云也只是“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得到桂阳后,代理桂阳太守。到刘备取成都,赵云仍不得重用,按照《云别传》的说法,赵云这时候是“留营司马”。有人说这正是刘备对赵云的重用,真不知道人们这是爱赵云爱到是非不分的份儿上,还是说刘备一生的每一句话都是千古真理?关羽、留守荆州,相当于为刘备监国,也是和有约定,防备北方的曹操;张飞由宜都太守转为南郡太守,有点儿既防孙权,又可以随时带兵由江入川的意思;是随军军师,是打仗的主将,是部将,赵云是什么?难道就是给刘备抱孩子看院子?要知道,这时的刘备是深入虎穴,危险随时都可能发生,又回到原来那句话,假如刘备入川有失,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以说,刘备到刘禅父子两代人都没有放手使用赵云,更不用说是重用。

  但赵云是一如既往的忠诚,你叫我给你看孩子我就给你把孩子看好,你让我来成都我就来成都,到了汉中作战,你让我给黄忠做监军我就做监军,做什么事情都是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一个对刘备不离不弃的赵云,一个属于刘备“原从集团”主要人物的赵云,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尊敬的赵云却不得重用的赵云,难道不值得人们同情吗?

  赵云是那个时代的道德楷模 赵云在担任桂阳太守期间,发生了一件事,原来的太守赵范要把寡居的嫂嫂嫁给赵云,还说这个樊氏很有姿色。赵云推辞说“咱俩是同姓,你的哥哥就是我的哥哥。”有人劝他接受,赵云说“赵范是不得已投降,很难知道他心里是怎样想的;何况天下好女子多得是。”坚决不同意,赵范逃走。《云别传》记载这件事,说赵云“无纤介”,就是说他没有一丝一毫的污点。

  这件事情在当时来说赵云的处理方式不见得得当,尤其是刘备不一定愿意他这样做。赵云拒绝了赵范,导致了赵范逃走,也失去了安抚一部分人的机会。刘备取得益州以后,高层人士大都是既有军职又有地方官职,只有赵云没有双重职务,会不会是与此事有关?曹操攻破邺城后,率先进入袁绍府邸,抢走了他的儿媳,此事曹操不但没有叱骂儿子,反而承认儿子的这桩婚姻。为什么?有一种说法,袁绍的妻子见到了曹丕喜欢这个儿媳,心里马上就知道了,自己这一家人死不了了。对于曹丕个人来说,这道德行为是够差劲儿的,但对于安定族人和整个河北来说,不是一个很好的“告示”吗?这就是曹操说的,乱世重才不重德。

  后世的人却不会这样看问题,贵族高官们的荒淫龌蹉,往往会击碎士子文人们对道德情操的向往追求,难得有赵云这样一个道德情操的高尚者,人们又怎能不推崇有加?

  还有就是赵云廉洁自律。夺取益州后,有的人议论应该将成都城中的房屋和城外的土地分给诸将。赵云提出了“匈奴未灭,无用家为”的故事,让刘备把田地房屋还给人民,这样既能使人民,又可以增加赋役,为刘备所采纳。

  升官增加俸禄,立功获得奖赏似乎是那个时代天经地义的事情,是人生的价值取向,赵云能够先国后家,也是少有的值得人们赞赏之人。

  赵云敢于谏诤 刘备不顾众多大臣的反对,准备起兵讨伐东吴。赵云谏阻,在他看来,国贼是父子,不是孙权。应该是夺取关中,关东义士必然带着粮食骑着快马来迎接我们,可灭。如果先与作战,战事不是很快就能结束的。刘备没有听从,执意东征伐吴,留下赵云督江州,结果导致惨败。刘备伐吴的目的是夺回荆州,从这儿争夺天下,理由是为关羽报仇。赵云把伐魏说得很轻松,对关羽的死只字不提,又不理解刘备的战役目的,实在是一番蹩脚的说辞,不说刘备,任何一个君主都不会听取他的建议。但问题在于,刘备东征失败了,而且是一败涂地。封建社会有一个倾向,只要脖子硬就是有气节,就值得人们尊敬!所谓“文死谏、武死战”就是如此,因为这一段,有人还说赵云是属于文臣。至于赵云谏言有没有可取之处,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失败了。诸葛亮没有谏阻刘备,他说若在,必能阻止刘备东征,可惜法正不在了。蜀汉国谏阻刘备东征的人,有记录的也就是这个赵云了,但刘备还是不听,这赵云自然也就更显得无比正确了。如果再联系上赵云并不很受重视,官职又那么低,是不是更加难能可贵?,抬高一下赵云,也抒发了后世文人自己胸中的大节,显得自己正气凛然不是!

  赵云作战勇敢 赵云官职不高,一生只独立指挥过一次战斗还是失败的纪录,即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兵箕谷。但这个人作战勇敢,阵中拼杀能力上乘,被刘备夸奖为“”。即便是在这次失败的战斗中,赵云也是能够亲自断后,“敛众自守”,让损失降到最低。对于赵云的勇武,《云别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黄忠出去劫粮,到了规定的时间没有回来,赵云前去迎接他,正好碰上曹操大军。曹军兵众,赵云且战且退,还把敌军打败。敌人实在是太多了,再一次把赵云围困,赵云也再一次突围而出,回到了自己的军营围栅当中,还救回了受伤的将军张著。曹操包围了赵云所在的军营,张翼建议闭门据守,赵云回来后却打开营门,。曹操怀疑有伏兵,撤军。赵云率军在后面追击,只是用弓箭射,曹操大军非常害怕,自相践踏,很多人落入汉水之中淹死。

  还有就是赵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总会让人感觉,赵云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武将,或者说,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赵云的这些基本条件出发,想象出一个更加神勇的赵云。还有就是,《三国志》的作者把赵云列在关、张、马、黄同一篇目当中,也让人们误认为他就是和那四位同等档次的人,因而《》把他写进了“五虎上将”。又因为赵云最终被追加了一个双字,更让有些人认为他比、黄忠还要重要和受重用。实际上,列在一篇当中只能说明他们是同一类人,而不能说他们就是同一级别的人。而赵云得谥号,是在关、张、马、庞、黄后一年,倒更像是被人感觉丢下了似的,这同样也更增加了人们对于赵云的同情。

  ,赵云身上具有许多优秀的品质,他又有那么好的条件可以令人在自我想象中加以发挥,所以,只要是后世拥汉一派,又怎能在抬高刘备、关羽、诸葛亮等等一干人员的,再像那个追加谥号一样,单单落下一个赵云呢!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