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芍陂之战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
魏吴芍陂之战,双方帝王及参战将领虽然都有记录,但文字却都是十分简单,可见烈度并不是十分强。但就是这样一个史上并不十分有名的阵仗,却搅扰了东吴后期政局。且看这个芍陂之战是个啥阵仗,它又为什么能够搅扰东吴政局呢?
此战发生在公元241年(魏正始二年、吴赤乌四年)四月,东吴对吴国发动了较大规模的战争,其中,全琮进攻淮南地区的寿春,进攻六安,包围了樊城,进攻柤中。在进攻芍陂(音shao pi)这一路大军中,全琮为大都督,统帅的将领有秦晃、张休、顾承以及全琮的儿子全绪、侄子全端等人。此战在《》中记载的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志》中有关人物的传记中也同样文字很少,除了帝王传纪,只在的《传》、吴国的《张休传》、《顾谭传》当中有记载,直接指挥这次作战的东吴大都督全琮的传记当中连提都没有提。文字稍微多一点的是《顾谭传》,主要原因不是为了记载这次战役,而是为了说明全家和顾家的政治斗争。根据以上记载大致可以看出,全琮率领大军进攻寿春,掘开了芍陂水,魏国征东将军王陵率军来救,两军接战。吴国暂时失利,魏国军队乘势消灭了吴国五营将秦晃的部队。张休、顾承奋力反击,止住了魏国军队的进攻。这时候,全绪和全端趁着魏军完全停止进攻的机会,反过来向魏军发起了攻击,魏国王陵军败退。
如果从战争的全局来说,吴国军队应该是失败的一方,因为它丝毫没有达到战役的目的,反而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魏国的主将王陵在此役后由亭侯进爵为南乡侯,官职也升任为车骑将军。,在某一个局部,吴国人也是有所小胜的,比如说掘开了芍陂,张休、顾谭等人的力战止住了颓势,兄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等等。事后论功行赏,当时普遍认为,让敌人停止进攻功劳大,进攻使敌人撤退功劳小,张休、顾承升为杂号将军,而全氏兄弟继续当他们的偏将裨将。
按理说,事情应该到此结束了吧?可全家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认为,这是典军陈恂接受了张休和顾承的贿赂,虚报了两人的功劳,这里有明显的徇私舞弊行为。三年之后,借着太子与鲁王的两宫之争事件,全家将这件事又翻了出来。张休、顾承关进了监狱。两宫之争还牵涉到了顾谭,而此时的顾谭是太常、平尚书事,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岗位上,为此。孙权的意思,想让顾谭说一句软和话,然后就放了顾承。等到大会群臣的时候,孙权就拿这件事问顾谭,可是顾谭呢,不但不认错,反过来质问孙权说“陛下,谗言就这样兴起来啊!”就这样,张休、顾谭、顾承一道被发配到了交州。
其实,芍陂之战算不上多么有名,作为大都督的全琮,传记中都没有记载就是很好的说明,所以这样一次战役被记载下来,恐怕就是与后来的两宫之争有很大的关系。顾谭、顾承是原丞相的,他们还是时任丞相的外甥。张休是东吴元老的小儿子,他还是当时太子孙子的叔叔。全琮又是谁呢?他是孙权的女儿的第二任丈夫。这个时候,孙鲁班和太子孙和的母亲不和,她支持的是和孙和争太子之位的鲁王孙霸,全家子弟也是阿附鲁王一党。这样一看,是不是够乱的!正是因为这个乱,才使得芍陂之战有了那么一点点影响。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