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小的卫国,为什么能出商鞅、吴起等诸多人才?
公元前500年左右,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极为特殊的时代。的三贤、、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思想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的创立了,用佛法感化众生;玛雅文明的奴隶制经济发展,建立起辉煌的奴隶制国家。
而在中国,这时候正处在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封建农业经济开始发展,军事上诸侯争霸,思想上,涌现出了至圣先师,始祖,,还有、、荀子等一系列说出名字都让人振聋发聩的杰出人物。
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中国正在由向封建社会转变,原有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适合新的社会形态,正是这新旧交替的时代,各个思想流派都在尝试着用新的思想和新的制度来适应时代的发展。
三大改革家,同出
同样的,时代要变革,社会要发展,就必定要进行改革,除了这些思想和军事领域上的巨星们,在政治制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的改革家,帮助各诸侯国探寻新时代下的新制度。李悝变法、变法、变法等等,但我们在翻看这改革家的经历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卫国。
吴起和商鞅都是的卫国人,而李悝虽然是人,确是出生在卫国,因为当时弱小的卫国被魏国所征服,所以很多魏人在卫国的往来也比较多,一些卫国人在入仕之时也会前往魏国。所以李悝即使不是卫国国籍,也和卫国有着莫大的渊源。
但卫国既不是,也不是,在各国之间的地位也是长期处于附属国的境况。但就是这样一个军事经济都十分弱小的国家,却出现了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三个改革家。除此之外,卫国还有孔门十哲之一的儒商鼻祖的子贡,之一的,的相父、首富。
如此看来,卫国就是凭借如今濮阳附近的一小片弹丸之地,培养出来了诸多改变中国历程的大人物出来,说“天下英才,半数出于卫国”也毫不为过,卫国究竟是有何是你么特殊之处,能够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张洪要人才培养基地的呢?
卫国起源
卫国是周王朝分封比较早的一个诸侯国,是之后的第一批诸侯国。只不过这个卫国和后来的卫国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最开始周武王将自己的三弟鲜分封到了卫国(老大,老二,管叔鲜老三),来监管旁边的遗民武庚及其部众的。
这时候的商朝虽然灭亡了,商朝遗民的实力还是相当强大的,为了安抚商朝遗民的情绪,再加上当时“亡国不绝祀”的传统,周武王就让的儿子作为的一个分封国留在朝歌城继续供奉商王的宗庙,只是爵位从王变成了公爵,天下共主从商人变成了周人而已。
周武王早死,幼年即位,分封到卫国的管叔鲜也不知道是担心旦篡权还是自己想篡权,带着自己的两个弟弟就借用武庚的名号造起反来。结果“”被平息,管叔鲜和武庚都被诛杀,卫国也就不能被管叔鲜的家族来继承了。
于是周公旦就将老九康叔封分封到了卫国,不仅全盘接管原来卫国的地盘,还将原来商王朝的朝歌城以及王畿之地划分给卫国掌管。至于商朝遗民,周公旦担心势力过大,将来会再生祸事,就将这帮商朝遗民,一部分还是留在原地,一部分迁往南边的,归一直对周朝的商朝遗老和微仲衍管辖。
所以,康叔封才算是卫国的第一任国君。周公旦担心康叔封管理不好这商朝遗民人口基数偌大的卫国,还专门精心制作《康诰》、《酒诰》和《梓材》等文章,悉心教导康叔封治国之道,还告诫他一定要善待商朝遗民,尊重商朝遗留下来的风俗文化。在治理国事遇到困难的时候,康叔封也都虚心向商朝的遗老、贵族求教。
所以卫国虽然是一个姬侯国,在内里上有很多制度文化都是原来发展几百年的商朝文化精髓。虽然说是尊重旧国的和文化,但对于一些“陈规陋习”,康叔封还是予以取缔的,比如活人殉葬、同姓结婚等母系社会遗留下来的文化风俗。
就这样,原来中原腹地的一颗定时炸弹就在康叔封的治理之下安定了下来,卫国人民虽然不能称霸于诸侯,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也算是,传承先代文化了。
文明冲突,思想碰撞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最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的、富人和穷人之间的、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这本书里认为,两个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冲突是今后世界的主题,而意识形态的冲突反而是的。商周之间的文化交替也是一种文化的冲突。
周人最早是来自于陕北和关中平原西部的游牧、农耕混合的一个族群,文化也深受游牧文明影响,和已经在中原地区发展了几百年的殷商文化相差很多。商人重鬼神、祖先,巫蛊文化十分浓厚,殷礼也相对更加繁琐。而周人的周礼就相对简化了很多,在信仰方面也只是“敬天保民”,侧重点也从鬼神转换成了人。
就文化底蕴方面,殷商文化要比周文化要深厚很多,但在我们看来也是有着很多“陈规陋习”,周人的周礼虽然也有着一部分的进步意义,但早期的周文化在艺术成就和技术积累都比商文化要差很多,所以我们不能比较说哪个文化更先进,只能说这是两个相近文化之间的融合和碰撞。
交流产生新思想、新文化,如果一直是一脉单传,反而会陷入盲目自大的陷阱,故步自封。其他诸侯国在周朝贵族阶级的统治之下,很多都直接移风易俗,接受了周人简化过后的周礼。而我们的卫国以及宋国则由于殷商旧部过多,殷商文化在这两个国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保留,新旧两个文化之间的碰撞也就来得更为猛烈一些。
所以在思想之上,卫国的两种思想相互交融,相比于其他国家,思维也更加活跃,卫国既有殷商一脉相承的思想文化,又有周人新的宗教立法制度,两个不同的文化在一个国家之内共处,难免会引发一些小矛盾,需要卫国人去面对,去解决这些问题。
所以卫国从一建国开始,就有着思变的意识,再加上作为商朝的王畿之地,文化底蕴何其雄厚。其他国家要么是刚刚被教化,要么是文化制度不够完善,在思想和文化上起步就落后于卫国,只能是后期慢慢追赶了。
一腔抱负,无处施展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卫国有着培育人才的文化和思想基础,历史上的这些改革家和名人们虽然在卫国受到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却都是在其他诸侯国发光发热,少有为国争光的。也就是说,卫国只有培育人才的土壤,却没有让这些人才一展抱负的机会,这又是为什么呢?
就是卫国的地理位置,卫国地处华北平原,一马平川,除了一条黄河,毫无山川之险。一两次战争可能还会凭借某个人的军事实力暂时抵挡,但一旦军事实力稍有衰弱或是有着什么偶然性因素发生,卫国就存在着亡国的危险。军事容错率太低,导致了卫国在历史上多次亡国。
虽然在亡国之后的卫国在其他诸侯国的帮助下又恢复了国土,但忧患意识也深深埋藏在了每一个卫国人的心中,也加剧了他们心中变革的想法。但卫国是一个平原国家,山林野泽很少,能被开垦的荒地早就被旧贵族们开垦的了。
所以后来即使是荒废掉,能留给新兴地主阶层和农民阶层的土地也不是很多了,大部分土地还是掌控在旧贵族的手中。再加上卫国的礼法制度又保存得十分完好,新兴的地主阶层想要上升,参与政治,几乎是不可能的。
所以不论是庶出没落贵族的商鞅,还是家有巨富却是平民身份的吴起,都不能跻身卫国政坛,更不用说施展抱负了,转而去其他国家实现人生价值。培养了大量人才却不能给这些人实现人生价值的沃土,所以卫国人才会在全国各地发光发热,谱写着时代浪潮中的变法图强的伟大史诗。
考古中国
- 南派三叔为什么知道三星堆 南派三叔为什么知道
- 中国考古界十大凶墓 考古界十大凶墓纪录片
- 考古界十大凶墓纪录片 考古界十大凶墓有哪些
- 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 考古界不敢公开的秘密是
- 千年古墓走出一活女尸 千年古墓走出一活女尸是
- 中国十大考古学家 中国十大考古学家是谁
- 中国十大考古排名 全国十大考古发现排名
- 为什么说三星堆很神秘 三星堆为什么会神秘消失
-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视频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排行
- 新疆考古十大发现 新疆考古十大发现是什么
- 三星堆发现一条蛇 三星堆不敢挖是怎么回事
- 中国古代十大考古文化遗址 中国古代十大考古文
-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纪录片 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纪录
- 考古的人员下场都不好 为什么考古人员都短命
- 千年女尸产下14斤女婴 千年女尸腹中婴儿还活着
- 七个已经灭绝的人种 七个已经灭绝的人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