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真的曾经三顾茅庐吗?其实是诸葛亮主动的
是演义里的经典桥段,事实上并未受三顾之礼,而是自己亲自到府上求官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种说法出自鱼遂的<<魏略>>。<<魏略>>上说诸葛亮到刘备那里''求见''。见了以后,刘备因为从不认识这个年轻的书生,对他不甚理睬。诸葛亮偏要留在客厅,到了别的客人走了以后,他还不走。刘备仍不理睬他,而是拿起一直刚刚有人送来的髦牛尾巴,编织着尾巴上的毛消遣。诸葛亮忍耐不住,就很冒失地说''将军有没有别的远大的志向,还是就以这髦牛尾巴为满足?''于是,刘备才扔下髦牛尾巴,向诸葛亮说''这是什么话?我哪里一编制髦牛尾巴为满足了?我不过解解闷而已。''诸葛亮说''将军,你看镇南将军()比的上曹公吗?''刘备说''不如。''诸葛亮有问''您自己比的上曹公吗?''刘备只得承认''也不如。''
<<魏略>>的这段对话,很像是<<>>上策士的口气,很容易让人相信。事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诸葛亮在自己的<<出师表>>中有这么几句话''臣本布衣,躬耕南阳,于乱世,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沉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有了这几句话作证据,<<魏略>>所言,。
至于谁向刘备推荐,<<襄阳耆旧记>>中说是,是将之名据之以告,非<<三国演义>>中只称其号。而<<诸葛亮传>>中则有所不同,是所说。有人说<<三国志>>肯定所说非虚。不然,凡是史书必是有人以客观的形式所写,难免有一些客观因素在作怪。陈寿是史官,其父曾在手下当副将,街亭之役失败后,也受到诸葛亮处罚。于是乎便有了''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云云。的祖宗是,陈寿大概不想惹祸,不大敢称赞诸葛亮的军事才干。但陈寿也为诸葛亮说了些公道话,如孔明之所以''连年动众,未能有克''实是因为1。所与对敌,或值人杰 2。众寡不牟,攻守异体(就是敌众我寡) 3。就是没有人才可荐。
自过以来,像刘备那样以爵为侯亭,官拜左将军,作过徐州牧,年纪一大把肯去拜访一个二十七岁,名不见经传且无资历的诸葛亮,虽不能说绝对没有,至少是很不常见。这就是刘备过人之处。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