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和尚:一个大隐隐于市的书法家
智永和尚(生卒不详),南朝人,书圣七世孙,号“智永禅师”。那么一个和尚为何会成为一个大书法家?下面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智永善书,书有家法。将王羲之作为传家之宝的《兰亭序》,带到云门寺保存。云门寺(原名永欣寺)有书阁,智永禅师居阁上临书20年,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等传说。
智永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他传“永字八法”,为后代楷书立下典范。所临《真草千字文》八百多份,广为分发,影响远及日本。即使现在,依然是书法学习的经典教材。
智永,陈、隋间僧人,名法极,姓王,会稽人,善书法,尤工草书。为王羲之七世孙,王羲之第五子王徽之之后。山阴(今浙江绍兴)永欣寺僧,人称“永禅师”。常居永欣寺书阁,。闭门习书三十年。初从萧子云学书法,后以先祖王羲之为宗,在永欣寺书阁上潜心研习了30年。智永妙传家法,精力过人,隋唐间工书者鲜不临学。年百岁乃终。智果、辨才、虞世南均智永书法高足。
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说他学钟繇《宣示表》,“每用笔必曲折其笔,宛转回向,沉著收束,所谓当其下笔欲透纸背者”。他所写的《千字文》
清说“笔笔从空中来,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以喻之”。我们细读他的墨迹《千字文》,看得出他用笔上藏头护尾,一波三折,含蓄而有韵律的意趣。董、何之说可谓精确、具体、恰当。
智永继承了祖辈学书锲而不舍的精神,有“退笔成冢”之说。传说智永居永欣寺三十载,每日深居简出,专心习字。他准备了数个一石多的簏子,笔头写秃了就换下来丢进簏子里。日积月累,竟积攒下十大簏子。他在门前挖了一个深坑,将这些笔头掩埋其中,上砌坟冢,名之曰“退笔冢”。
唐张怀瓘《书断》说智永“半得右军之肉,兼能诸体,于草最优。气调下于欧、虞,精熟于羊、薄”。
宋《东坡题跋》云“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
宋米芾《海岳名言》称“智永临《集千文》,秀润圆劲,八面俱备。”宋人编的《宣和书谱》说智永“笔力纵横,真草兼备,绰有祖风”。
明都穆《寓意篇》评其字谓“智永《真草千字文》,气韵飞坮,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
明解缙《春雨杂述》谓“自羲、献而下,世无善书者,惟智永能寤寐家法。”
清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说智永“笔笔从空中落,从空中住,虽屋漏痕犹不足喻之”。
智永的书法真迹有《真草千字文》、《楷书千字文》、《归田赋》等,其中以《真草千字文》最佳,传所书有八百本之多,流传至今,可见有二,弥足珍贵。
今日所见《真草千字文》一为纸本墨迹卷,为日本小川简斋氏所藏。文凡二百行,已有残缺。书中不避隋唐帝讳,又有数字与唐以来传本不同,如“召”,后世本作“吕”等。据考此卷于传入日本,著录于日本《东大寺献物账》中。
近人杨守敬等以为是唐临本。以书法论,此帖雅有六朝遗韵,艺术性极高,今有影印本行世。另有《真草千字文》刻本,宋大观己丑(1109)刻于今陕西西安,又称“陕西本”。凡八石,每行十二字,原石今日尚存西安碑林,据说“颇极精工,无复遗恨”。其中唐讳如“民”、“基”等字皆有缺笔。
《楷书千字文》笔力遒劲,结构端庄,笔画的起止提按痕迹十分清晰,富有虚实变化。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