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光义是个怎样的帝王?为何一直饱受争议呢?

考古学 2022-06-17 13:34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继位后进一步壮大了的削藩事业,与共天下,奠定了文官政府体制,流传千年之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赵光义,消灭了长期与中原为敌的政权,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也是自末年的之乱,唯一一个能够取得如此成就的帝王。

  尽管赵光义的历史功绩不小,对于他继位的正统性却是一直为人所诟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赵光义继位后,朝中大臣却无一人反对,这个中缘故也能够看出一二来。

  兄终弟及,继位是否合法

  自古以来,父子相承成为了帝王家的王位更迭的法定继承准则。若是没嗣,又或是皇储才智愚笨,年幼等缘故,才有可能从皇帝的兄弟或子侄辈中选出合适的人选以继承大统。否则,便是冠上了谋权。

  但在宋初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赵光义的继位却有了一定的合法性。

  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乱世之一,前后五十多年间涌现了五个朝代和十个割据国家。政权割据、战争丛生,注定了皇帝体制必然有所不同,兄终弟及这一规制得以登上历史舞台。

  在这种形势下,一旦统治者死去,人们所考虑的不再是父子相承的法定传统,而是如何能够让政权延续下去。因为,在一段时期,父子相承还出现了很多负面例子,因为继任者无道或是年幼而导致灭国的案例数不胜数。

  五代以后,十国更是在兄弟继承这条路上越来越常态。在部分国家,兄弟继承制度甚至成了法定制度。诸如,、、三代帝王都是兄弟。

  可见,在宋初的这段时期,兄长将皇位传位给弟弟是一件正常不过的事。有了历史经验,所以在赵光义登基后,朝野内外并没有很强的反对声音。

  陈桥兵变的幕后指挥?

  ,兄弟继承的前提是弟弟的能力出众以及诸子的年幼或是无道。

  北宋初立时,并未完成统一,再加上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年纪尚幼(次子10岁、幼子赵德芳)。出于防止主少国疑的惨剧,故而赵匡胤听从杜的旨意,立下了“”——立下传位赵光义的誓言。

  但赵匡胤如此做却仅仅因为孝,他之所以如此做,自然也是为了大宋江山社稷考量。在陈桥兵变中,赵匡胤深知这个弟弟的心计和手段。

  陈桥兵变,又称陈桥驿兵变,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的兵变事件,又被称为黄袍加身。

  这场兵变既没有流血宫门,更没有烽烟四起,可谓是“兵不血刃,市不易肆”。对于赵匡胤能够取得改朝换代的成功,很多人以为不过是兵权与实力威慑的结果,但这些绝对性优势,只是保证了兵变的最终成功。能够“兵不血刃”,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决策者的谋划水平和政治见识。

  就单以赵匡胤能够迅速占领开封来说,这并不是他的作战水平高超,因为占领开封连打仗都没有。

  对此,“”之一的曾经在气所著的重要文献中说过“市不易肆”,即是士兵入城,秋毫无犯。

  而能够“市不易肆”正是赵光义的功劳。当时,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开始向开封进发,而在进城之前,赵光义拦住了赵匡胤的马头,并“此次回师开封,若是将士们自恃功高,大肆抢劫,便会引来老百姓的激烈抵触,绝不符合应天顺人的精神!诸军将领最好立下严守军纪的誓言,然后前进。”

  按照正史的观点来说,显然正是由于赵光义的进谏,赵匡胤后来才与将士们,最终确保了大军进城秋毫无犯。

  这只是一个小例子,但已不难看出赵光义确实很有政治远见,善于谋略。

  位高权重,高低立现

  ,宋太祖对于赵光义的态度一直都是非常重视的。在赵匡胤生前,他一直大力培养着赵光义,不仅让赵光义掌握着军权,而且自建隆二年(961年)起,更是让赵光义担任京城最高行政长官的开封府尹,一当就是十多年,从未换过人。

  从五代开始,存在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凡是担任京城最高行政长官的人,便是未来的太子人选。更甚者,于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还封赵光义为晋王,位于在宰相之上,一人之下。

  若是仅仅因为赵光义是宋太祖的皇弟就对此如此重视,他自然不可能做到如此地步,毕竟在帝王之家,亲情能够重于权力并不多见。赵匡胤如此做,不难看出他对于赵光义的期望之高、培养之重。

  相反的,赵匡胤始终都没有培养儿子,所以才导致了其子始终没有大臣拥立。

  赵匡胤共有四个儿子,长子和三子早亡,只剩下的次子赵德昭和四子赵德芳。

  在赵匡胤去世之时,赵德昭已经26岁,赵德芳也长到就18岁,年龄已然不小,不是太大的问题了。若是他真心想要传位给儿子,已经有不少的时间去对其进行培养。他却没有,这显然是极不正常的。

  历代以来,一旦皇子到了年龄以后便会被封王。在赵匡胤在位期间,他的两个儿子虽然已经到达了年龄,却始终没有封王,赵德昭和赵德芳被封王也是发生在赵光义继位之后。

  除了没有封王以外,他对两个儿子授予的官位也看不出来丝毫的重视。于乾德二年(964年),赵德昭出阁后于同年六月初五授任贵州防御使。赵德芳则是于开宝九年(976年)出阁后,被加封为检校太保兼贵州防御使。

  直到赵匡胤去世,赵德昭和赵德芳两人的职位始终都没有变化。这两个职位不过是一个挂名而已,没有实权,更不能直接参与朝政。这又何曾是赵匡胤想要传位于儿子的表现呢?显然不是的。故而最终在赵光义继位时,朝臣无人出来拥立其他的皇子。

  小结

  从赵匡胤与杜太后所立下的“金匮之盟”来看,不难看出赵光义的上位是名正言顺的。只是因为历史上关于赵匡胤的死因和赵光义的上位被抹黑太多,因而后世之中怀疑之声络绎不绝。

  若是赵匡胤真的没有存在传位赵光义的想法,那么赵匡胤为不对两个儿子进行培养,也从未给予其较高的地位呢?正是因为如此,朝臣之中对两个皇子能力并不认可,导致了他们没有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势力。朝臣们深知此情况,无人去拥立两位皇子或是反对赵光义就是意料之中的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