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会灭亡?与明朝的制度有何关系?
纵观整个封建历史,每个朝代的建立伊始,都是希望自己的皇族姓氏能够永远流传下去,像名字的由来不也是如此吗,自己为秦一世,再往后是二世、三世……只可惜,所有的皇族都以落寞或失败而告终。为了使皇族姓氏的人能够过得好,很多开国都采取了不同的分封制度,像所有皇族都分封为王,到无土地可分,以至于这样中山靖王的后代也只能靠编草鞋为生。
而到了,这个穷苦人家出生的皇帝,大概是穷怕了,所以自己在当上皇帝之后,便制定了一套制度,为子孙谋取更多“福利”,并且成为祖训,要求子孙严格执行下去。这些在《》中均有明确的记载“初,太祖大封宗籓,令世世皆食岁禄,不受职任事,亲亲之谊甚厚。”
其详细内容为明制,皇子封亲王,授金册金宝,岁禄万石,府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三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隶籍兵部。冕服车旗邸第,下天子一等。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则授金册金宝,立为王世子,长为世孙,冠服视一品。诸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嫡长子为郡王世子,嫡长孙则授长孙,冠服视二品。诸子授镇国将军,国将军,曾孙奉国将军,四世孙镇国中尉,五世孙辅国中尉,六世以下皆奉国中尉。
朱元璋是有多疼爱自己的子孙,而精心打造的这些“金饭碗”,生下来什么也不干就可以享受高官厚禄。这样诱人的“福利待遇”子孙们肯定是衣食无忧,也不会心存造反之念。,物极必反,这些衣食无忧的皇族,一天无所事事,为了占取更多的便宜,便以“生孩子”为终身事业,而使朱氏皇族的子孙队伍越来越庞大。
《洪武皇帝大传》中有记录在朱元璋统治时期,1368年皇族的“家谱”上只有58位登记在册,到1403年间增至127人,到1553年增至19611人,而1595年又增至8万多人。这些只是皇族直系的家族成员,而那些旁支等皇族人数更是达到百万人余。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朱氏皇族强大的“繁育”能力,但我们不要忘记他们每个人手里拿的都是“金饭碗”,而这些“金饭碗”都是要从百姓的嘴里、手里拿出来的粮食来“供养”的。
如此庞大的朱氏皇族,再加上如此庞大的开销,已经远远超出了百姓的承受能力。山西的庆成王朱钟镒共生育子女94名,我们赞叹其生育能力的,更要仔细算下他们的“开销”。 山西地方财政收入为152万石,而山西王爷们每年消耗的俸禄为312万石,已经超出了实际生产能力的二倍有余。
在这种情况下,朱氏皇族的子孙就像是蠹虫一样腐蚀着大明王朝,弄得民怨载道,不得不。以为首的义军杀到哪里,哪里最先被剿灭的就是朱氏的子孙,因为他们太有钱也太贪婪,人人得以诛之而后快。所以,明朝皇室也是历史上被屠杀最多的子孙,基数实在是太庞大啊!
,明朝灭亡的根本就是朱元璋给子孙的世袭罔替的“金饭碗”,诱惑力实在是太大,拥有再丰厚的国库也会被这些蠹虫掏空,不灭亡才怪!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