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案是如何爆发的?《逆臣录》记载了什么内容?
诛杀大将后,又大肆株连杀戮了大量功臣,史称“”,被株连杀戮者超过一万五千人。朱元璋命人用血记载了蓝玉党羽们的宫词,取名《逆臣录》。下面奇闻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前因
太子薨逝、继太子之位、案
后果
建文帝削藩引发
详细经过
1393年,朱元璋以谋逆罪诛杀凉国公蓝玉,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逾1.5万。蓝玉这个人是有功劳在身。蓝玉作为的内弟,很早的时候就跟在身边征战沙场,但当时众多,蓝玉的军事才能没有机会得到充分施展,直至洪武二十一年(1388),朱元璋下定决心要与决战时,蓝玉才真正有了用武之地。
此时徐达和常遇春等名将都不在了,而朱元璋坚信蓝玉是可以继承他们灭元意志的人选。朱元璋把15万大军全权交给蓝玉,亲自为蓝玉送行,兵发北元。
这一战,蓝玉果然没让朱元璋失望,在与北元对决的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成功将北元击溃,俘虏了北元皇室100多人,缴获了皇帝的印玺,蓝玉登上了他的人生巅峰。
,有的人越是在志得意满时,越容易,恰巧蓝玉就是这样的人。他在班师回朝的路上竟然侮辱了元朝皇帝的妃子,而这位妃子不堪受辱,自杀了。这件事让朱元璋十分愤怒,他并没有当时发作,因为朱元璋另有打算。
朱元璋是想把蓝玉留下来辅助太子朱标,朱元璋很喜欢朱标这个儿子,从小就当成接班人来培养,在洪武后期,朱标在朝中的威望很高,而且跟蓝玉的关系很好,日后很有可能成为一对模范君臣,可造化就偏偏弄人,朱标突然早薨。后来朱元璋又选了朱允炆做继承人,如此一来情况就不一样了。
蓝玉根本不明白,其实他和朱标是一个组合,朱标不在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成为太子,蓝玉就成了老臣。而朱元璋最忌讳的就是镇不住的老臣,可惜蓝玉就是不明白,不但不知收敛,而且更加肆无忌惮。
朱元璋曾封蓝玉为太子太傅,这已然是的一品官职了,没想到蓝玉竟然不知满足,还在大庭广众下口无遮拦“难道我不配当太师吗?”
这下朱元璋就忍不了了,为了帮孙子朱允炆扫除障碍,他必须除掉蓝玉。对于朱元璋来说,除掉功臣这种事简直太轻车熟路了,理由都不用想,还是那个老套路——谋反。洪武二十六年(1393),指挥告发蓝玉谋反,的一案开始了。
相比之下,处理蓝玉就简单多了,刚关进大狱没几天,蓝玉就招供了,蓝玉被判灭族。蓝玉死了,这件事却没完。朱元璋的行事作风一贯是牵了一发就一定要动全身。
与一样,蓝玉虽死,追查“蓝党”的行动却愈演愈烈,只要是朱元璋想搞掉的人,不是此前的“胡党”,就是现在的“蓝党”,其中不少都是明初被朱元璋封爵的功臣,朱元璋借此机会,将其一网打尽。
,朱元璋把牵涉蓝玉案的所有大臣名字编在一起,称为《逆臣录》。还将每个逆臣的供词和谋反过程写入其中。
在《逆臣录》中,被朱元璋判处死刑的人,大多都是以参加了当年胡惟庸谋反为罪名处死的。蓝玉谋反的证据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叫叶升的姻亲,之前参加胡惟庸谋反,被诛杀。而关于蓝玉谋反的动机,《》上的记载也十分简单,只说了蓝玉嫌官位太小,想做太师。
而且向朱元璋上奏了几件事没有被采纳,于是就造反了。这样的理由实在牵强。所以关于蓝玉案的真相,其实就是朱元璋为了给孙子朱允炆日后继位扫平障碍。最终一个蓝玉案,牵连的人数竟然达到15000人,自此明初四大案结束。
结论
蓝玉案后,朱元璋将明初的功臣诛杀殆尽,为朱允炆日后继位执政扫除了威胁。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