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两大宗师,他们的”心“有何不同?
两大宗师,他们的”心“有何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和奇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无论是还是各自所代表的心学和理学,对于理,也就是天理、道等这些形而上的内容都是肯定的,这也是宋明理学的根本。宋明理学基于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关于天道的看法实际上也是宋元明清的封建礼教的根本。既然道相同、理相同,为何心不同?
还是回到两者本来的核心思想中去寻觅,朱熹所提出的“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的解读必须在了解存天理以后才能解读,不然就成了束缚思想的场面话了。朱熹和理教一度认为,理也就是世间万物的规则,逻辑乃至为何是正统,是正统思想等等等这些对的内容。
这些全部都是理,而理是客观存在的,宇宙法则。儒家要做的就是维护理,追求理,格物就是在这之上的手法了。人欲是人的欲望,也是所说必须断绝的东西,贪念等等。只有断绝欲望才能追求天理。
王阳明的核心思想其实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这里就出现了和朱熹理教不同的东西,也就是理的所在。王阳明认为的理其实是存在于人的内心,也就是良知。读儒家经典和学习儒家知识无非是追求真正潜藏于内心的理,不要走偏了而误入歧途。
至于“知行合一”也就是将人的内在和外在进行统一,而不是表面君子之类的行径。这样一来理的位置不同,心的含义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两者对于人心的探讨有相同而有不同。基于上面的逻辑,朱熹认为的人心是需要进行约束的,因为人和圣人不同,必须去学习和遵守客观的天理才能得道。而王阳明认为人的内心深处就有成为圣人的途径,而如何去做也是学习。在这些不同之后有一个是相同的,那就是灭人欲,私欲对于寻找理是没有好处的。
从理和控制人欲也可以看出,儒家也深受佛道思想影响,这三者叠加在就成为了封建时代的礼教制度。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