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举旗帜呢?
军旗是战争中必不可少的一样物品,在打仗时,军旗在哪里树立,也就意味着哪块阵地是己方军队所在。我国是最早使用军旗的国家,早在原始部落时期,各部落就分别用不同的动物作为旗帜图腾。
有一种说法是,龙这种动物就是、部落在征服其他部落后,不断把战败部落的动物图腾糅合,最终形成龙图腾的。
那么打仗的时候,为什么要举旗帜呢?是表明阵营的,也就是告诉友军和敌人,我是哪个王朝的哪支部队。这个旗我们可以理解为国旗,一般很好辨认,通常只看颜色就行,因为每一个朝代建立时都会“改正朔,易服色”。
比如末年时,如果百姓看见城头插着黑色的旗帜,那说明这座城还在控制之中,如果是其他颜色的,,说明这里已经被起义军占领。
第二种是表明主帅身份的,告诉对方统兵的人是谁,叫帅旗。比如初年,契丹攻宋,结果多次被击败,此后契丹军队只要看到宋军扛着杨业旌旗,就纷纷绕开。
正因为帅旗被用来辨识统兵将帅,所以很多情况下也被用来迷惑对方。比如的牛皋领兵打伪齐时,就举的是“岳”字帅旗,齐军一看以为是统兵亲临,纷纷溃逃。
,上面提到的两种旗,扛旗的士兵是绝对不允许冲锋陷阵的,因为只是表明身份和主帅方位,只需要跟着主帅中军前行就行了。否则一旦主帅旗倒下,会被己方士兵认为战败,开始溃逃。
比如的,燕王被统率的60万南军包围,燕军伤亡惨重,朱棣本人也差点被俘。结果突然一阵大风刮过,吹断了南军的帅旗,60万南军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溃败了。
而第三种旗就不同了,这种旗就是令旗。行军中,凡步兵,每队给一旗。《兵法》讲到“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人之耳目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旌旗”。毕竟战场上厮杀起来,只靠金鼓声来调动军队,远处的士兵很可能听不到。
那么就得靠令旗来指挥调动军队往哪里冲锋了。《吴子》曾说“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古代打仗时,中军主帅会通过不同颜色的令旗指示进攻方位,《武经总要》提到南方举赤旗;东方举青旗;西方举白旗;北方举黑旗。
前线扛旗士兵在看到主帅指令后,就会扛旗向着指定方位冲锋,而旗帜所属的小队士兵也会紧紧跟着这面旗帜。所以,古代练兵时,首要练的就是教士兵“视旌旗”。
既然古代战场上旗帜的作用如此重要,为什么交战中,敌军不干掉扛旗的士兵呢?毕竟扛旗的士兵受体力限制,不会再配备其他武器,要比其他士兵更好对付。
其实原因很简单,正因为旗帜太重要了,所以历代军法都作出了严格规定扛旗士兵如果旗帜举的不正,斩首;旗帜如果丢失,全队斩(甚至家人也会连坐)。
所以,扛旗士兵在冲锋时,会受到全队的重点保护,如果敌军开始围攻扛旗士兵时,那只有一种可能,这队士兵已经死光了,否则对方绝对会跟你玩命。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