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谈兵的赵括是怎么死的! 长平之战简介

考古学 2019-12-10 08:19www.kangaizheng.com考古发现

纸上谈兵的赵括是怎么死的! 慷慨赴死真英雄! 长平之战的赵括,被戴上“纸上谈兵”的帽子,为后人耻笑两千余年。,历史上真实的赵括,绝非那个只会泛泛而谈的年轻后生,真实的赵括完全是一番景象。 赵括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回答以下七个问题,就自然得到答案了。 一、长平之战的前因? 二、赵括的特点是什么? 三、赵孝成王是昏君吗? 四、廉颇是战无不胜的将军吗? 五、换将一定要换赵括吗? 六、长平之战的过程? 七、那些被白起秒杀的名将? 一、长平之战的前因?

(一)长平之战的前因

公元前260年代,秦国制定了一个“半韩”的战略。 所谓“半韩”,就是占领韩国一半的领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而又自身损失最小呢? 、相国范晔、武安君白起,这可都是当世豪杰,他们研究出来的战略,不可谓不毒辣。 秦国“半韩”战略为猛攻韩国中部各处要塞,攻占中部的野王城,将韩国分割成都城新郑附近区域和上党郡(治今山西长治)两块土地,这样一来上党郡自然就成为韩国国都新郑统治不到的一块飞地,然后再迫使韩国将上党郡这块大蛋糕拱手送上,秦国就能占领一半韩国的领土。 公元前262年,白起攻占韩国本土和上党郡一个通道,野王城。 这样一来,上党郡就彻底成为了一块孤地。 至此,白起的工作已经完成,他回咸阳疗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那些靠嘴吃饭的使臣。 于是,秦国使臣接二连三到韩国,给韩王施压,让韩国割让飞地上党郡给秦国。 韩国国君无奈,上党郡无论如何是保不住了,做个人情给秦国算了。于是韩王下令,让韩国上党的守将靳黈将上党献给秦国。 到这时候,“半韩”战略执行才四年,眼看半个韩国就要归秦国所有了。 事情在这个时候有了波折,韩国上党的守将靳黈,是真正的忠贞之士。他拒绝投降,誓与上党共存亡,坚决与秦军抵抗到底。 在秦国的重压之下,韩国国君没办法,派将军冯亭去接管上党郡,并把上党郡献给秦国。 没想到韩国忠义之士曾出不穷,冯亭也坚决不投降秦国。冯亭比靳黈要聪明,他做出了一个万全之策把上党郡献给赵国。 冯亭此举,是把秦国的战火从韩国引向赵国。 赵国在长平之战前,是史上最强的赵国,赵孝成王对这种飞来横财是照单全收。 秦昭襄王很生气,秦国忙活了四年,被赵国捡了便宜,秦昭襄王本机会先彻底打垮魏、韩两国再与赵国大规模交锋,赵国这横插一杠,让当时军事实力最强劲的两个国家提前决战。 于是,长平大战一触即发。 图-长平之战前上党形势

(二)长平之战前期的过程

公元前262年,秦军派王龁进攻上党郡,赵国派廉颇守上党郡,长平之战拉开帷幕。 王龁,在秦国的军功爵位制当中,是个左庶长,虽然爵位已经很高了,但比胡阳的中更低三级。 不能说王龁一定不如胡阳,可是王龁最终的爵位是左更,也比胡阳低一级,王龁的实力,至少不会在胡阳之上。 这样一个左庶长王龁,他与廉颇交战会怎么样呢? 廉颇将军在上党西部布置了一道空仓岭防线,空仓岭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山岭,山体石质,岭高陡绝,岭中央为一巨大陉口,廉颇就因地形而建造了高平关。 高平关的东面,廉颇构筑了一座名为二鄣的城,与高平关形成犄角之势,随时可以支援高平关。 二鄣城的东面,有一座光狼城,廉颇将这里作为军粮补给基地。 这样一来,从西往东,依次是高平关、二鄣城、光狼城,三位一体的防御体系。 而廉颇令自己的裨将赵茄,镇守这个防御体系,这也是赵军第一道防线。 赵茄所领的兵力,有数万人,大致为赵军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或许,廉颇低估了秦昭襄王的怒火,也低估了秦军的战斗力。 王龁引领的秦军数量庞大,他们很快攻破了高平关,斩赵军裨将赵茄。 接着,无险可守的二鄣城和光狼城也被攻破,赵军损失六名都尉,廉颇构筑的第一道防线全线崩塌。 不过,这一切尚在廉颇的掌控之中。 在第一道防线的东面,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河,丹河,廉颇就在丹河东岸建筑营垒,构筑第二道防线。 在这第二道防线上,有两座特别高的山,大粮山和韩王山,这两座山不丹河东岸最高的山,也比西岸所有山都高,,西岸秦军的动向,通过这两座山,看得清清楚楚。 这第二道防线,才是廉颇的重心所在,廉颇把赵军主力放在这第二条防线上。 可以这样说,第一道防线被突破,完全在廉颇的预料之中,只不过秦军来的比预期更凶猛,第一道防线也丢失得过快了。 廉颇利用丹河天险,以及大粮山和韩王山的便利,将王龁的秦军阻挡在丹河以西。 不过,谁也没想到的是,这场以丹河为界的对抗,从公元前262年持续到公元前260年。赵、秦两军陈兵数十万于韩国上党郡(现属赵国)近三年,这也创了战国时代列国交兵的记录。 如果秦、赵双方以丹河为界划分国界的话,秦国将占西面三分之二个上党郡,赵国占据东面三分之一个上党郡。 此时战争进行到双方国君都不愿意看到的持久战。 持久战有什么危害呢?由于双方各几十万大军不能离开上党郡,而这些大军每日必须消耗大量军粮和物资。这造成国内农业生产滞后,商业萎靡,百姓苦不堪言,每个家庭几乎都有丈夫或者儿子在军中,社会问题一大堆。 最让赵孝成王不爽的是,赵国农业根基不如秦国,赵国北方云中郡、雁门郡、代郡、中山郡四个地方面积占赵国一般,却没有农耕,不能提供粮食。平日这些地方还要从中原各地调粮,赵国不得不从他国高价购入粮食,赵国国库空虚,赵孝成王苦不堪言。 如果秦赵两军再在丹河两岸耗上三年,秦国会被耗穷,赵国会被耗垮。 后勤跟不上,秦昭襄王和赵孝成王决定,两军必须肉搏。 赵孝成王数次书信给廉颇,请其出战,都被廉颇拒绝,导致了赵括替廉颇为将。

Copyright © 2018-2025 www.kangaizheng.com 看丐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