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者自成解开考古之谜 专家肯定
图为王兆生收藏的“小茶碗”。 谭地 摄
图为王兆生收藏的四枚铜钱,其中其中一个很厚的圆铜钱,上面刻的“崇宁通宝”四个字还依稀可辨
河北张家口市知名收藏家王兆生近日告诉记者,几年前,他收藏了一个“小茶碗”,通过这个“小茶碗”无意间揭开了一个考古界多年未解之谜,那就是“茶马互市”榷场的最北端在张家口的赤城县。张家口市文物管理所专家28日表示,王兆生先生的探究精神值得肯定。
据王兆生回忆,十年前,他在整理瓷器藏品时,发现了一件“小茶碗”,越端详越耐人寻味。据自己考证,这个“小茶碗”,属于秘色瓷,越窑产品,他揣测,他的生产年代应该属于唐朝晚期。
“小茶碗是如何流落到塞外古城张家口的?茶,茶马古道,茶马互市。宣化辽墓的茶道图,还有这个小茶碗,它们究竟有什么关系?”一连串的疑问,使王兆生陷入了探索之路。
根据《中国茶文化》、《茶经》在内的很多资料以及宣化辽墓壁画中的茶道图,王兆生分析,在公元1031年之前,张家口就有了喝茶的历史。
“这一推断,在另一部著作中也记述”,王兆生给记者翻开一本《张家口地区公路运输史》(河北省科技出版社,1989年出版发行),该书第二章第二节中写到“在五代十国期间,张家口地区绝大部分为契丹所辖,在后唐天成二年,辽天显二年(公元927年),契丹曾向后唐商洽互市。当时规定在云州(今赤城县云州)之北的野固口为互市地点即"榷场"。契丹输出的物品主要有羊、马、皮毛,输入的物品则为茶叶、丝织品、贵金属和手工业品。张家口地区是契丹通往中原的必经大道,又因"居庸可行大车"所以互市贸易繁华,物品的运输也非常频繁。”
这一记述,让王兆生更加深信不疑,但文中所指的“野固口”到底在哪里?这让他又陷入了思考之中。
28日,记者采访了张家口市民间收藏家协会理事、赤城县文史研究室理事孙登海,孙登海说,他正在组织编写一本《赤城史话兼谈赤城县地名文化》,据考证,契丹、辽时赤城没有“野固口”这样的地方。他说,后唐时期,赤城云州不是中原的地盘,不在五代石敬瑭统治下。文中所说的“云州”是今天的大同怀仁县,“野固口”在怀仁县之北,即右玉县境内的得胜堡。另据孙登海考证,辽金元时期,赤城境内确实有过榷场,在今雕鹗镇下虎村西山,当时叫故羊城。,在金朝,赤城还有过一个榷场,在今天的田家窑镇井儿洼的蛤蟆山。
王兆生说,虽然《张家口地区公路运输史》关于“云州”的记载有误,但至少弄清楚考古界的一件事,那就是河北赤城县确实是“茶马互市”的最北榷场。为此,他还拿出了四枚古代的铜钱。他说,这四枚古铜钱和“小茶碗”一样,都是在赤城和宣化一带捡漏得来的。其中一个很厚的圆铜钱,上面刻的“崇宁通宝”四个字还依稀可辨。王兆生说,“崇宁”是宋徽宗赵佶的第二个年号。而这个厚铜钱就是辽时人们在跑买卖时路途上用的一种“代金券”,做买卖的人怕遇到土匪打劫,就不带现钱在身上,用这个厚铜钱来做抵押,等到买卖做完收上现钱回来途中再赎回。三枚类似马蹄状的铜钱,是大理国的铜钱,是当时大理国经茶马古道来赤城购买马匹时所用的,而北宋、大理、大辽都是同一时代。
考古中国
- 元朝到底有多黑暗,元朝真的那么黑暗吗_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死因,朱棣当了多久的皇
- 震惊世界的考古发现有哪些,最震撼的考古发掘
- 中国不腐女尸是什么墓,2100多年前不腐女尸
- 周朝历代帝王,周朝历代帝王在位时间
- 十三陵考古者全死,十三陵考古者全死是真实的
- 近三年考古新发现,近三年考古新发现的古墓
- 元朝短命而亡原因,元朝是不是短命王朝
- 乾隆娶了自己的女儿,乾隆最爱女儿
- 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中国文化遗产资料介绍
- 全球最贵文物第一名,一级文物回收价格表
- 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朝以后是两汉,夏商周春秋战
- 朱棣晚年才明白朱元璋,刘伯温算到过朱棣夺位
- 每个朝代存在的时间,各个朝代存在的时间
- 中国著名四大才子,中国著名四大才子怎么没有
- 明朝最大罪人是谁,明朝最大的敌人是谁